我国公务员转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23:05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务员转任问题研究
【摘要】:转任是指公务人员根据工作的安排需要,在整个公务员系统范围内跨地区、跨部门或者同一部门内不同职位之间进行的转换任职。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转任是公务员交流制度的重要方式之一,转任工作制度化有利于促使公务员队伍人力资源优化。转任能够通过职位的变化调整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扫清了固守长期岗位滋生的腐败利益链,更为重要的是转任工作开展能够对公务人员与公职位进行科学的匹配。并且结合奖励晋升等其他人事管理手段,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实现公务员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由此可见,转任工作的常态化、科学化的交流方式对于打造高效廉洁政府队伍意义重大。公务员转任人事交流顺应国际各国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政府系统内部采用人员转任交流的管理形式。同样,转任工作已在我国公务员系统中不断实施开展,且覆盖范围广,实践成果明显。但不容忽视的是转任干部人事交流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我国行政管理理论研究中针对性的转任问题研究相对匮乏,转任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妥善解决,以此保障公务员队伍的科学建设。本文借鉴国内外行政管理思想、人职匹配理论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流动理论基础,作为阐述公务员转任的理论依据。剖析我国公务员转任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对转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论述转任问题根源本质,并提出解决转任问题的研究对策。本文试图通过科学的人事管理手段建立完善长效的转任工作机制,促进干部人事管理改革深化。
【关键词】:公务员 转任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8-10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意义8-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0-12
- (一)国外公务员转任问题研究10-11
- (二)国内公务员转任问题研究11-12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2-14
- 第一章 公务员转任界定14-25
- 第一节 公务员转任的含义14-18
- 一、转任的含义14-15
- 二、转任的动因15-16
- (一)为公务员晋升提供依据15
- (二)促进公务员全面发展的需要15-16
- (三)促进政务创新与经验推广16
- (四)加强政府反腐建设16
- 三、转任的流程16-18
- 第二节 转任的原则18-20
- 一、坚持人职匹配原则18
- 二、坚持组织效率原则18-19
- 三、坚持整体协调原则19
- 四、坚持组织需要与个人意愿有机统一原则19-20
- 第三节 转任的功能20-22
- 一、丰富公务员个人经历与经验20-21
- 二、扩展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21
- 三、有效防止公务员裙带关系21-22
- 第四节 转任的理论基础22-24
- 一、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22
- 二、卡兹组织寿命理论22-23
- 三、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23-24
- 本章小结24-25
-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转任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5-33
- 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转任实践存在的问题25-28
- 一、转任缺乏制度交流定期化25
- 二、转任对工作稳定性造成短期影响25-26
- 三、转任易忽视个人意愿26-27
- 四、转任人职不匹配造成工作偏差27-28
-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转任问题的原因分析28-32
- 一、转任制度实施缺乏规范性28-29
- (一)转任制度规范缺乏全局性28
- (二)转任制度规范缺乏长效性28-29
- 二、转任流程范围缺乏系统性29-30
- (一)转任职位覆盖范围不全29
- (二)转任人员交接流程不清29-30
- 三、转任动机缺乏正确认识30
- (一)转任安排缺乏正确思想认识30
- (二)转任偏远岗位交流参与度低30
- 四、转任缺乏配套制度保障30-32
- (一)转任交流缺乏长期培训机制保障30-31
- (二)转任交流缺乏激励晋升机制保障31
- (三)转任交流缺乏监测考核机制保障31-32
-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解决我国公务员转任问题的对策研究33-53
- 第一节 完善转任长效工作机制33-41
- 一、将公务员转交流常态化33-35
- 二、转任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35-36
- 三、强化转任交流成效的反馈工作36-40
- 四、将转任制度作为监管公器预防腐败40-41
- 第二节 优化转任制度实施流程41-45
- 一、扩展转任实践的职位领域41-42
- 二、完善转任实践总体方案,推进交流有序计划进行42-43
- 三、打破平行转任,,实行多方向多维交流43
- 四、推行“推、评、考、监”四位一体竞争性转任43-45
- 第三节 加强对转任实践的正确认识45-47
- 一、思想上要重视转任交流工作45-46
- 二、积极参与偏远地域转任实践46
- 三、理性看到转任实践中的困难46-47
- 四、加强转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47
- 第四节 完善转任制度配套机制47-51
- 一、加强公务员转任培训学习机制48-49
- 二、加强公务员转任关怀帮助机制49-50
- 三、完善公务员转任激励保障机制50
- 四、转任制度结合干部选拔晋升任用50-51
- 本章小结51-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云;钱丹;杨蕴琪;;公务员转任评估的四大环节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年10期
2 ;动态[J];职业;2013年16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冉;朝阳城管系统公务员转任交流突出服务奥运[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黎静;合肥公务员转任年龄将有调整[N];合肥晚报;2014年
3 ;合肥市市直机关公务员转任办法[N];合肥晚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尹香力;公务员转任须过遴选关 基层工作经历成必备条件[N];贵阳日报;2012年
5 ;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合肥市市直机关公务员转任办法》的决定[N];合肥晚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黎静;公务员转任年龄激励机制调整[N];合肥晚报;2014年
7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合肥市市直机关公务员转任办法>的决定》的决议[N];合肥晚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宝霞;我国公务员转任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2 董丽娜;我国基层公务员转任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见国;我国基层公务员转任的法制化建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本文编号:685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68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