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4-07 16:25
【摘要】: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起源于美国,是当代世界金融领域内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我国正面临住房制度改革和金融制度深化两大任务,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独特魅力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引进这一金融创新在我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参照,,立足我国的具体国情,尝试对建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进行研究,力图在法律环境分析和运行模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全文共分四章,基本结构如下: 第一章在分析资产证券化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不适于进行证券化处理,并阐述了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美国和香港地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动因和市场体系,并从中总结出对我国的一些启示。 第三章系统分析了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和资产证券化技术环境,分别指出目前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有利条件和约束因素。 第四章针对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应采取分步走的发展战略,并具体论述了各阶段运行模式的特点、实施条件和各自优势,最后对发展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832.5
本文编号:2618124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83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安烨;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资产选择及制度障碍[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4期
2 何德旭;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若干判断与分析[J];财贸经济;2000年08期
3 刘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国际比较[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10期
4 潘渭河;国际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与演变[J];国际商务研究;2000年06期
5 王开国;关于中国推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6 尹龙;资产证券化:动力、约束与制度安排[J];金融研究;1999年02期
7 何小锋,刘永强;资产证券化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对中国一个早期案例的研究[J];学术研究;1999年02期
8 于长秋,李强;美、英、日等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2年10期
9 肖尧;对我国住房信贷消费现状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金融;1999年05期
本文编号:2618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1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