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地方政府公债发行方式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16:49
【摘要】: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中央政府在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时候,有些省份曾经发行过少量的地方公债,如东北建设折实公债、地方经济建设折实公债。但当时地方政府的财政并不完全独立,考虑到影响国债发行以及地方公债失控等问题,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地方公债被取消了。自从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债券市场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较快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但地方政府公债一直没有恢复。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公债性质的融资方式就不存在了。据粗略统计,近些年,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大约在10000亿元以上,这些债务,大多用于调解地方经济运行、投资地方公共建设等方面。实际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地方政府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承担了地方建设的大部分事权,而地方政府却不完全具备与事权对等的财权,这势必要影响其责任的履行。所以,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地方政府对发行公债的需要都是客观存在的。 而从总体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储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投资需要,这就为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提供了空间。而我国的国债发行已有近三十年的经验,适量地发行地方公债的理论基础已经具备;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保险等市场的不断发展,也为我国发行地方公债提供了可靠的法律环境。因此,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发行公债的可行性也已经具备。 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可能出的规模管理、风险管理等问题,中央政府应在发行模式上进行规范,合理确定地方公债的发行主体、范围及发行对象,明确划分地方公债的种类和用途,科学制定地方公债的期限和利率。并在此基础上,辅以完善地方政府职能及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强化地方债务资金运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建立良性循环的金融市场体系等配套措施,以保证我国地方政府公债的顺利发行,从而达到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星;美、日地方公债及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2期

2 刘志范;发行地方公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9期

3 李蕴函;关于发行地方公债问题的探讨[J];经济视角;2004年Z1期

4 章也微;发行地方公债:弥补社会资本缺口的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5 杨琼;关于西部开发中发行地方公债的必要性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6 孙南萌;地方公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J];理论前沿;2003年24期

7 王光宇;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63期

8 王光宇;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问题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5期

9 孙少岩,张惠;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10 张海星;建立我国地方公债制度的探讨[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许梦博;;五、地方公债“代发代偿”模式的委托-代理问题[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戴建兵;瞿鹏飞;;清代公债[A];钱币文论特辑(第三辑)[C];2006年

3 高静;;地方政府改革视野中的政府公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4 周欣;刘钟钦;;地方政府债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5 周泰宇;;民国十年公债票见证湖北人民捍卫辛亥革命共和制度成果历史[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10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建立融资“明规则”试点发行地方公债[N];人民政协报;2008年

2 王胜春;地方公债不宜匆忙推出[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周太原;中国最早的地方公债票[N];中国商报;2003年

4 ;地方公债应缓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曹金玲;增持政府债 日本央行救市扩大化[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北京大军智库经济咨询公司主任 仲大军;变债权为产权[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明峰;地方政府具备发行债券条件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8 ;中国可能是金融海啸最大赢家[N];民营经济报;2008年

9 ;吕其恩 “人民的好市长”[N];哈尔滨日报;2011年

10 特约评论员 李军杰;发行新农村建设地方公债之探[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付传明;中国地方公债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郝雨时;我国市政债券融资的理论研究与制度设计[D];苏州大学;2012年

3 刘华;公债的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林国庆;公共债务·地方财政·经济发展[D];厦门大学;2003年

5 郭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探索[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我国地方政府公债发行方式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长江;中国地方公债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吴哲;关于我国地方公债的制度设计和管理问题的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4 关枢;关于我国地方公债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华东;转型期中国西部地方公债问题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6 刘杰;安徽近代地方公债研究(1910-1941)[D];安徽大学;2012年

7 钱坤;地方公债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王姗;当前我国地方公债发行与管理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9 黄平平;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公债的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胡枫;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18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18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5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