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积极财政政策下的中国政府债务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05:12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以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以及国债政策作为政府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使衰退的经济走出低估。针对1998年以来的国民经济低迷不振、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我国采取了以增发国债,增加财政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近年来,我国国债规模(内债)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国债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经济运行的功能日益凸现。时至今日,我国国债已不只是弥补赤字、扩大政府支出、调控经济的政策手段,而且已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一种信用工具。但是,由于我国国债管理理论研究的薄弱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国债发行与管理上出现了某些问题和失误,致使在我国国债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中央财政的偿债负担已相当沉重,对举债的依赖程度也逐年增加。 “十五”期间我国仍将继续实施以增发国债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国债规模仍将继续扩大,在此形势下,提高政府债务管理者的水平,建立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国债发行市场和交易活跃的国债流通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现代经济理论和投融资理论为工具,以国债筹资成本优化为研究主线,从国债发行管理、期...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政府债务管理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2 政府债务管理的涵义与目标
        1.2.1 政府债务管理的涵义
        1.2.2 政府债务管理的目标
    1.3 我国的财政赤字与国债规模及其国际比较
    1.4 政府偿债能力的国际比较
    1.5 对我国国债管理的评价
2 国债发行方式管理
    2.1 国债发行方式及其特点评述
    2.2 不同发行方式的比较分析
        2.2.1 国债公募招标发行研究
        2.2.2 公募招标中投资者的最优策略
    2.3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的设计
        2.3.1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回顾
        2.3.2 国外成熟国债市场发行方式的借鉴
        2.3.3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的选择
3 国债发行利率管理
    3.1 国债发行的利率效应—IS-LM分析
    3.2 我国国债的利率效应
    3.3 国债发行利率影响因素分析
    3.4 长、短期利率与债务管理
        3.4.1 长短期利率与经济周期
        3.4.2 长短期利率与货币供给
        3.4.3 长短期利率与通货膨胀
        3.4.4 长短期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4 国债期限结构管理
    4.1 西方发达国家国债期限种类结构
    4.2 我国国债期限结构现状
    4.3 筹资成本优化的国债期限结构管理
        4.3.1 国债期限结构与二级市场的活跃与稳定
        4.3.2 长期国债与短期国债的最适构成
5 国债收益率与价格管理
    5.1 单利率、复利率及其对债券价格的决定作用
        5.1.1 单利法对可流通债券定价的不科学性
        5.1.2 内部收益率IRR在债券定价与投资中的应用
        5.1.3 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的单利率与复利率分析
        5.1.4 附息债券的利率(IRR)分析
    5.2 债券定价理论概述
    5.3 债券的凸性和平均到期期限
        5.3.1 债券的凸性
        5.3.2 债券的平均期限
        5.3.3 平均期限与债券价格变化的关系
        5.3.4 债券价格凸性与平均期限的关系
6 国债偿还的现金流量与利率管理
    6.1 国债偿还方式及特点
        6.1.1 贴现付息,本金到期偿还
        6.1.2 利息定期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
        6.1.3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6.1.4 本金和利息分期等额偿还
    6.2 不同偿还方式下的偿债资金现金流量
    6.3 国债利息支出流量的不确定状态
        6.3.1 利率波动对利息支出的影响分析
        6.3.2 国债期限结构和发行量变动对利息支出的影响
        6.3.3 短期国债和偿债基金对均衡国债偿还支出的作用
    6.4 国债偿还利息与利率水平的总体衡量
        6.4.1 对票面利率衡量比较法的评价
        6.4.2 国债实际利率水平的确定
7 政府外债管理
    7.1 外债的功能
    7.2 我国外债的基本情况
    7.3 我国外债的种类与结构
    7.4 外债的负担与限度
    7.5 外债的风险管理
8 国债筹资成本优化的政府债务管理
    8.1 我国政府筹资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8.2 降低我国国债筹资成本的措施建议
    8.3 筹资成本优化的国债发行数学模型
        8.3.1 债券筹资成本优化的确定性模型
        8.3.2 债券筹资成本优化的随机模型
参考文献
附表1981~1999年国债发行情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适应我国利率全面市场化的基准利率的研究[J]. 李社环.  财经研究. 2001(04)
[2]“量入为出”与“以支定收”——关于当前财政收入增长态势的讨论[J]. 高培勇.  财贸经济. 2001(03)
[3]“十·五”期间中国国债供给、国债需求的分析与预测[J]. 王兰军.  财经问题研究. 2001(03)
[4]指数化债券的实践与理论[J]. 易纲,吴任昊.  财贸经济. 2001(02)
[5]货币市场基金: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创新[J]. 关山燕.  财经问题研究. 2001(02)
[6]论国债市场与利率市场化[J]. 许祥秦.  财贸经济. 2001(01)
[7]论公债管理政策[J]. 赵志耘,郭庆旺.  财贸经济. 2000(12)
[8]论国债债务风险及其控制[J]. 陈志勇.  财贸经济. 2000(11)
[9]我国国债发行成本优化问题研究[J]. 杨义群,钟兴文,胡征月.  财经研究. 2000(11)
[10]中国金融机构的境外融资现状及前景[J]. 叶顺球.  金融研究. 2000(10)



本文编号:3547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547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0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