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市场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美国CDO产品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7-09-13 23:28

  本文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市场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美国CDO产品的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资产证券化 金融市场 动态关系 协整检验


【摘要】:文章从产品市场链的视角出发,以美国代表性证券化产品CDO为例,从理论机理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研究了资产证券化与广义金融市场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把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市场链结构,该市场链反映出证券化产品与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强弱关系以及风险传导顺序;短期内证券化产品与市场链上的远端市场关系很弱,长期内证券化产品与所有金融市场均保持一种稳定正向关系,说明证券化产品如若发生风险暴露,短期内风险只会在市场链的近端市场发生传导而不会影响到远端市场,但在长期,风险则会通过市场链传递给整个金融系统,最终可能引发市场动荡。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大连市金融发展局;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金融市场 动态关系 协整检验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外部冲击下各类股票投资者行为与价格研究”(DUT13RC(3)4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危机冲击下不同类别投资者行为及对股票价格影响研究”(2013M541215)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经济对外部风险的敏感性及应对策略”(2015lslktzijjx-11)
【分类号】:F831.51
【正文快照】: 在金融产品高速发展的今天,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是致力于金融发展国家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一直着力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2011年8月,我国国务院宣布“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停滞了近4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重新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明伟;;金融创新工具缺陷与风险控制缺失——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再透视[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2 倪志凌;;动机扭曲和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审慎监管——基于美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3 杨柳勇;周强;;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一个理论模型及经验检验[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4 杨婉茜;成力为;;金融危机前后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的潜在因素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万里;张成科;孙佩红;朱怀念;;基于博弈论的次贷危机成因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龚攀;;资产证券化的信贷规模扩张效应及房地产价格泡沫研究[J];南方金融;2012年09期

3 龚攀;王兵;;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资产证券化的微观金融视角[J];南方金融;2013年02期

4 石一;;银行信用风险、资本监管与银行资产的风险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4年02期

5 刘柏;张艾莲;;中国股价与汇率非线性累积过程的非对称迭代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10期

6 邹晓梅;张明;高蓓;;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起因、类型、问题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12期

7 刘玄;;资产证券化对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影响的研究——基于次贷危机的分析[J];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07期

8 张鹏;李松梁;;重启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与我国实践[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9 洪艳蓉;;重启资产证券化:我们需要的准备[J];金融市场研究;2012年03期

10 杜子平;高立宝;;基于分层条件Copula的金融危机传染路径研究[J];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201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玄;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李浩;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睿;汇率变动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曾薇;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董杰;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传导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鲁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吴秉泽;两岸三地汇率联动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周强;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与监管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刘昱劭;亚洲国家和地区股票与外汇市场变动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10 谢海W,

本文编号:846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846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8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