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关于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流变及思考.doc 南京廖华

发布时间:2016-12-18 09:04

  本文关键词:关于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流变及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关于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流变及思考 作者:杨亚庚 郭飞君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24期

[摘要]生命教育自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以来,已经为世界各国教育界所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生命教育不仅在理论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在实践上也基本实现了制度化、课程化。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理论事业的不断深化和扩大,生命教育也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试从生命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嬗变入手,对生命教育的理论意义做出阐释,以期对我国的生命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和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与发展有所推动。

[关键词]生命教育 理论与实践 对策

[作者简介]杨亚庚(1973- ),女,吉林农安人,长春师范学院团委,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郭飞君(1969- ),男,浙江诸暨人,长春师范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础理论。(吉林长春130032)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6-0168-03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和原初含义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特殊实践活动,无疑自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使命。换言之,关注“人之为人”,意在更好地“人之为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这与人的生命意义是不可分割的。有文献记载,古代希腊“自由的学问”的智慧教育和我国古代孔、孟、老庄的人性教育都崇尚人的生命价值。然而,随着宗教文化的畸形发展,神性取代了人性,人成为神的奴仆。虽然在历经千年的神学蒙昧后,人性终于战胜了神性,但随之而来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幻影又逐渐湮灭了精神文化的光芒。科学与人文的分离,让西方的人性工具化沦为机器——资本的奴隶。在中国,由于农业文明的早熟和封建专制的无孔不入,人性成为礼制与管制的附庸,皇权高于一切,取仕成为教育的唯一。

从上述东西方教育的发展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作为社会制度的工具与手段的仆从性质给人性造成的戕害,这就是马克思曾经尖锐批判过的人的“异化”。这种“异化”非但没有因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完成而有丝毫改变,还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而愈加显现出其与人的本质的背离。正是这种背离,使人类在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里便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在战后继续演绎着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同时,贫穷、疾病、生态恶化、灾害与事故频发乃至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个体对生命的自戕、社会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与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面对种种生命危机,人类的理性在困惑中发出了生命可贵的呼唤。生命教育也正是在这一呼唤中,开始了对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给人类生命带来威胁和销蚀的反思。

首先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华特士认为,生命教育是一套系统,其与生命本身有相同的目标:在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的各个层面上逐渐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他指出,生命会教导人们敏于感知自身以外的实存,包括他人的实存。若能以这种方式生活,人们才有可能从每天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迈向成熟。在这里,华特士所指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对个体生命状态进行的教育,,强调的是最终使个体能够追寻到终极信仰的愉快和幸福。他把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在60年代的背景下加以展开,并将世纪之初生命哲学的思考付诸教育实践,使教育的本质中本来就有的生命性内核又以一种教育形态的方式显现出来,启迪人们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接纳、珍惜生命,进而超越和欣赏生命。

二、西方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生命教育理念的生成,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就华特士的生命教育理论而言,其渊源有三,即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德、法等国兴起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有德国的狄尔泰、齐美尔和法国的柏格森等。

与西方传统思想文化将理性精神视为基石和精髓不同,生命哲学强烈反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西方传统文化,否定理性对宇宙、世界乃至人的生命的本体性意义,它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个体性、主观性、情感、本能、欲望与无意识,主张通过非理性思维方式(如直觉)认识世界与人生,从而恢复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在这里,生命不是物质或精神、感性或理性的实体,而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领悟。

由华特士发端的西方生命教育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提出,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因其哲学倾向是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因而又称为现象心理学。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是对以往心理学研究中“无人”现象的批判和超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人,它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人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的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本文关键词:关于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流变及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8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18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