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教育4Cs教育目标框架及其实现途径
本文关键词:美国基础教育4Cs教育目标框架及其实现途径
更多相关文章: 4Cs教育目标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沟通能力 合作能力 创造与革新能力 4Cs能力培养
【摘要】:2002年,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提出了“21世纪学习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Cs,即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四项关键的21世纪能力。美国的部分州已经开始改革基础教育,将4Cs融入课程与教学中,并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很多成果。文章首次以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构建了4Cs教育目标框架,阐述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这一目标框架有助于指导教师制定更为具体、可操作的4Cs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4Cs。关于学校教育如何实现4Cs教育目标框架的要求,文章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标准与评估、创设学习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关于4Cs教育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研究也有助于国内正在开展的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9.7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华;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评介[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刘克文;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我们的启示[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0年03期
3 马健生;从特许学校运动看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4 谢登斌;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管窥[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5 谷贤林;90年代的美国基础教育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1年01期
6 冯宏义,许明;美国基础教育数学优秀教师标准[J];中小学管理;2003年01期
7 李素敏,张炜;美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年03期
8 郭志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新特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年04期
9 史万兵;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几个热点问题[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8期
10 冯宏义 ,许明;美国基础教育数学优秀教师标准[J];教学与管理;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红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整合科学课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尹玉玲;;美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及启示[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昀;美国基础教育向他国“取经”[N];经济参考报;2013年
2 安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巨拴科;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N];安康日报;2007年
3 留学监理网总编辑 胡本未;校长接地气让教育更有人情味[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杨煜庭;美国基础教育值得学习借鉴[N];济南日报;2005年
5 高宇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N];吉林日报;2006年
6 本报评论员 翟晋玉;改革需要鼓励和宽容[N];中国教师报;2014年
7 山东省济南市行知小学 陈桂珍;让人置身美国教育现场的访学实录[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郑旗;摈弃单一 拥抱多元[N];郑州日报;2014年
9 邢华;多样化的美国基础教育课程[N];中国改革报;2004年
10 范小林;因材施教,应借鉴美国的天赋教育[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建民;美国基础教育财政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蒋云芳;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以促进公平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将熠;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启示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孔艳静;二战以来美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蕾;美国基础教育问责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潘宏琴;美国基础教育4Cs教育目标框架及其实现途径[D];苏州大学;2016年
5 李荣田;追求卓越——20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牡丹;战后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研究与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月华;美国基础教育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5年
8 肖顺菊;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券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李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成效[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董衍美;试析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择校制度[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92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19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