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应用中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 高效课堂 “271”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 实效性 出处:《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从1960年以来,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对化学课程的改革,很多国家和地区对高中化学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目的是想让课程从以“学术性”研究为主转变到以“社会性”学习为主,课堂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主”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为了使现在的化学课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2001年拟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后,我国的化学课程便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改革阶段。近些年,针对教育改革中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要求,国内很多学校提出了几种比较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针对其中的一种教学模式——“271"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研究其在化学课堂教学实施后的实效性,并针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可行性建议。“271"教学模式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是学生能够以教师提前发放导学案作为指导,通过自主学习学会。70%的知识是学生能通过小组商量、讨论、合作学习学会。10%的知识由教师提示、引导和点拨教会。其次,在学生组成方面,一个班级20%的学生是特优生,70%的学生是优秀生,10%的学生是待优生,小组成员组成也遵守这个比例。最后,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上,一堂课20%的时间用于学生读书自学、自主探究;70%的时间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10%的时间用于教师总结点拨、当堂检测。本研究在国内教学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研究者作为执行者和观察者为视角,对“271"教学模式的实效性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研究。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以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和研究者与广西某高中化学教研组一起编制的导学案为载体,选择该高一两个平行班415班为对照班,416班为实验班,展开"271"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研究。其实效性主要围绕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思维方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等五个维度来反映。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来收集实验数据,其中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思维方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等数据主要通过对实验班416班进行问卷前后测量得到,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主要运用测试卷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实行前测、中测、后测得到对比数据。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化学教学实践,根据笔者的观察以及相关实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实施"271"教学模式后,调查问卷前后测实验班学生得分均值都有所提高,前后测T检验结果P值都小于0.05,说明前后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实施"271"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学生课堂参与度、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得到了改善。针对目前教学方式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研究者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者提出如下解决意见:①实施“271”教学模式,要解决好学生的分组问题,班主任要和各科任教师一起商量解决,在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各科目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分组分得好,“271”教学模式的实施就成功了一半。②“271”导学案的编制既要顾全所有学生,导学案内容既要难易结合,又要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③“271”教学模式教师干预的最佳点是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候给予一个明确结论,也可以是在学生组内或组间进行交流后都无法解决的时候给予他们提示,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解决问题。④“271”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模式;学生的任务一定要明确,当任务比较难时,教师可以首先设计一环节,作为解决下一个问题的提示,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让学生有思路可循,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Abstract]:In order to adapt the current chemistry curriculum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 271 " teaching mode . In order to adapt the current chemistry course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 271 " teaching mode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 ( 1 ) To implement the " 271 " teaching mode ,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tudents ' cognitive development , and to guide them to think and solve the problem .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辉;尧新瑜;;教学机智:教师的专业追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9期
2 曾静宇;;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黄春艳;;中职数学“活”、“动”式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0年12期
4 蔡永;;借名家著作 助学生发展——名家著作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7期
5 张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才智;2012年09期
6 吴定刚;论“教学艺术”[J];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05期
7 刘要悟;教学目标的意义、分类和陈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8 胡斌武;影响教学机智的因素分析[J];普教研究;1995年03期
9 刘富昌;;创设有效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4年03期
10 陈蓝兰;;优化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J];阅读;2014年Z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一宁;;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2 莫娆霞;;浅谈情境教学对小学数学的重要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3 王忠鑫;;浅谈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4 詹伟琴;;初中科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实施[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夏越科;;反思,让化学教学更有效—谈化学教学中的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侯祥海;;注重教学细节 体味评价魅力[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周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小窍门[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丁新芝;;英语公开课存在的问题及返璞归真的教学艺术性[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9 王久明;;数学课堂中的生活问题[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10 李秋;;浅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滢;把教学规律具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周建国;教师专业成长四步曲[N];中国教师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赵先知 通讯员 谢承志;“有效教学”必须重点把握三个环节[N];民营经济报;2008年
4 大方县理化中坝小学 刘颖;音乐教学,兴趣是关键[N];毕节日报;2010年
5 贵州安顺市紫云二中 李鹏举;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好“开场白”[N];学知报;2010年
6 山东省阳信县翟王镇中学 祁付龙;历史教学中推行网络教学的几点看法[N];学知报;2010年
7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银高中学 赵云杰;教学机智生成精彩课堂[N];学知报;2010年
8 河北省永年县东张固中学 李晓英;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N];中国信息报;2011年
9 杨丽红;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N];黔西南日报;2010年
10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二中 张宝华;创设教学情境 实现有效教学[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晓学;从“惑”到“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雪梅;中学向量课程与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桂英;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宁亚云;新课程下普通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初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程祖明;语文教学中的“预设”、“生成”和“应变”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宜丹;关于中职学校静物配置教学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立丽;历史问题诱思教学的理论与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秀波;支架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7 赵明;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金虎;初中排球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9 臧传国;诵读教学陶冶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商治平;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案例教学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62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46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