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验电器与静电计的差异
本文关键词: 验电器 静电计 构造差异 功能差异 出处:《科学中国人》2016年3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高中阶段物理课程中,会学习到验电器和静电计这两个形状类似的实验仪器,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将二者混淆。而这两种仪器看似相同,其实无论是在构造、原理还是功能用途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针对验电器与静电计在构造、原理以及功能用途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Abstract]:In the physics course of senior high school, two similar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electrometer, which are similar in shape, are often confused in the course of study. And the two instruments seem to be the same, in fact, they are constructe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inciple and the functional u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and function between the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the electrometer.
【作者单位】: 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
【分类号】:G634.7
【正文快照】: 在学习电场特性这一课程内容时,涉及的验电器与静电计这两种关键实验仪器,因在形状上较为相似,不仅容易产生混淆,还会在学习中生出诸如“验电器和静电计用途相同”等错误认识。因而分析辨别验电器与静电计本质上的差异,对于理解和掌握电场特性这一知识具有重要作用。一、验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春旺;;验电器与静电计的差异[J];数理天地(高中版);2008年08期
2 余建刚;;浅谈验电器与静电计的差异[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晓露;鱼台县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2 黄晶;武汉市xZ口区博学小学农民工子女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金鑫;中学音乐课堂中多种教学法的实践分析与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佳明;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尹倩文;从奥尔夫与柯达伊教学法的比较应用中看我国小学音乐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辉;柯达伊教学体系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探索[D];山东大学;2013年
2 韩丽枫;小学唱歌教学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洪娜;临沂民歌风格特征与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开元;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兰霞;柯达伊教法在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晓璇;柯达伊教学法在郑州市小学音乐课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洁;柯达伊教学法在儿童视唱练耳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晓艺;论柯达伊教学法在童声合唱教学、训练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房思园;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创造性的方法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卢笛;中小学音乐教学法类型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目功能差异(differetial item functioning,DIF)[J];中国考试;2003年Z4期
2 邹海清;;“一向”与“一直”的功能差异[J];海外华文教育;2009年04期
3 邓瑶;;“万一”的功能差异及其演变动因[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一帆;;项目功能差异[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年04期
5 潘晓军;;“大不了”与“不外乎”的性质特征与功能差异[J];焦作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6 唐依力;;“立刻”和“马上”的功能差异[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李凌艳;张勋;;DIF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研究新进展[J];考试研究;2010年02期
8 刘夏君;;音长在英汉语音中的表现及功能差异[J];考试周刊;2007年53期
9 王旖旎;教育测评中的不公正问题──项目功能差异[J];中国电大教育;1999年08期
10 周红;;致使表达的现实性与虚拟性及其功能特征[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琼;曹亦薇;;贝叶斯方法在探索项目功能差异潜在因素中的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鹿士义;汉语水平考试(HSK)的DIF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秋生;修正高阶DINA模型下项目和属性功能差异检测的性能及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罗贵明;个人功能差异研究及初步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金波;“况”类连词功能差异及历时演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孟金鑫;诊断项目功能差异的两种方法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赵静芳;“幸亏”类副词功能差异及演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汪彩燕;“破缺”类词功能差异及演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艳;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项目功能差异检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李莉;多等级试题项目功能差异(DIF)参数方法的检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淼云;抑郁行为激活量表的修订及其测量特性的检验[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8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46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