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环境正义观的培养
本文选题:可持续发展 + 环境正义观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我国当前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亟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环境正义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培育中学生的环境正义观是实现社会环境正义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环境正义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国内部分中学生的环境正义观现状特征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针对中学生特点和地理教学规律具体设计了6个课程案例,为当前中学生环境正义观的培育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学生的环境正义观比较淡薄,日常生活中的非环保行为十分常见,环境友好性严重不足,但培育潜力较大,可塑性高。同时,中学环境正义观的培育应该密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合计,必须综合考虑现实背景、学生特点与地理教学规律等因素,方能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facing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resource restriction,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system degradation and so on. It is urgent to set up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respects nature, conforms to nature and protects nature. The re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is the basis of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view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social environmental justice.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mak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view of som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geography teaching rules, six curriculum cases are design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 present. The study shows that most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have a weak view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the non-environmental behaviors in daily life are very common, the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is seriously insufficient, but the cultivation potential is great and the plasticity is high. At the same tim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view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middle school should be combined closely with the content of geography teaching to carry on the reasonable total, must consider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the studen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geography teaching law and so on factor synthetically, can obtain the twice effect with half the effor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传胜;;近年来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观研究述评[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韦正翔;;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重释中国人的公平正义观[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祖国华;;社会正义观研究及其当代意义[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茅根红;;从社会正义到性别正义——论南茜·弗雷泽的“二维”性别正义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苏贺;;关于马克思正义观及其在现阶段作用意义的论述[J];赤子(中旬);2013年08期
6 党永锋;;论法理学视界下的正义观[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7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曹丽新;;剥削、正义与共产主义——杰拉斯对马克思正义观的阐释[J];学术交流;2010年04期
10 张禾;;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超越[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盛玉;;理想国:柏拉图视野中的正义观[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胜涛 沈传亮;道德情感背后的正义观[N];学习时报;2011年
2 南方周末评论员 笑蜀;理性和平衡的正义观才能保障公正立法[N];南方周末;2011年
3 吴逸;让公平正义观深入人心[N];检察日报;2012年
4 岳海ng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正义观的“多种面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法所;任侠、青天与正义观[N];人民法院报;2014年
6 王悦龙;浅析新时代的公平正义观[N];朝阳日报;2010年
7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汪行福;马克思正义观的规范制度论重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刘克梅;“吸血高尔夫”拷问生态正义观[N];证券时报;2010年
9 戴景月;伤害法官案件背后的冷思考[N];法制日报;2005年
10 雷振岳;打击猎捕候鸟行为提升生态正义观[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然;马克思公平正义观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陈丹静;论中学生环境正义观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许金周;马克思正义观及当代价值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高金娟;社会主义契约伦理视野下的社会正义观[D];山西大学;2008年
5 张昌;托马斯·博格全球正义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蔚吉;山西省大学生公平正义观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7 桂小辉;柏拉图正义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8 徐浩然;当代中国国企工人正义观辨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蒋国保;大卫·休谟的正义观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郭鸣;试论冲突法正义观之融合[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95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79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