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木兰诗》为例
本文选题:《木兰诗》 + 初中语文教学 ; 参考:《语文知识》2016年23期
【摘要】:正南怀瑾先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根本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如何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精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实现以德育人、提高人文素质的教学目的;其次,语文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Abstract]:Mr. Zheng Nan Huaijin once said, "A country, a nation, and a nation are not afraid of subjugation. The most terrible thing is that a country and its own fundamental culture have died, and this will be reduced to irrevocable, and will never turn over." Thus, a country's fundamental culture for the country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nation. As we all know, China is the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rich content, how to pass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corporate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hinese teaching. First, it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ducating people with morality and improv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secondly,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兴市南沙初级中学;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序文;论“互文”及在《木兰诗》中的运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李中合;简论《木兰诗》的详略浓淡处理[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3 朱颖原;试论《木兰诗》的文化精神[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4 黄齐光;《木兰诗》的要害是“尽孝道”——《木兰诗》主题别解[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赵晓洁;蒙丽静;;从《木兰诗》看木兰形象的文化内涵[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陶升雁;;浅谈《木兰诗》的思想性[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3期
7 周银玲;;《木兰诗》创新教学谈[J];文学教育(下);2011年07期
8 宁稼雨;张雪;;20世纪以来《木兰诗》成诗年代及木兰故里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钱文辉;;《木兰诗》主题刍议[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10 孙连琦;;漫谈《木兰诗》[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德方;;论《木兰诗》的悲剧意识[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2 党永顺;;‘互文’,还是比喻?[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毛忠兴;《木兰诗》教学猜想[N];黔西南日报;2010年
2 齐齐哈尔市第五十三中 杨佰玲;《木兰诗》教学设计[N];学知报;2011年
3 杨玉铭;木兰花开准格尔[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4 郑传寅;辽阔艺苑的深层耕耘[N];光明日报;2007年
5 颜亮;巾帼英雄“花木兰”究竟姓什么?[N];西部时报;2013年
6 忻州师院附中 李程;浅议教师如何引领课堂[N];科学导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圆圆;基于读写素养培养的《木兰诗》教材编辑历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2 吕继红;《木兰诗》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3 陈先明;《木兰诗》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罗艳秋;明前《木兰诗》接受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园园;《木兰诗》在语文教科书中呈现方式的历史流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爱妮;长篇叙事诗《木兰诗》与迪士尼动画片Mulan的空间形式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范志鹏;北朝民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09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90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