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化学元素观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5-21 13:38

  本文选题:化学元素观 + 初中化学 ; 参考:《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城乡结合地区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能够升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化学课程的人数比较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下,缺乏学习热情。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只能进入没有开设化学课程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意味着上述地区的大多数学生能够学习化学课程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然而,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以后,能够从以化学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环境;会利用化学手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观念的构建,养成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看待事物的习惯。本文回归教材,从城乡结合地区的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入手,分析化学元素观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具体内涵;挖掘元素观在教材具体章节知识中的体现和建构体系;结合教学经验立足于该类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构建化学元素观的教学方法:把握初三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认知规律,以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方面的兴趣;对教材中较难知识点进行分散处理,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将元素概念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价值;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之上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学生体验活动,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和枯燥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仿真教学平台构建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等。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第三单元元素的教学案例,将提出的构建学生元素观的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教材中元素的概念;能够快速的区分元素和原子;会利用元素符号表示常见的元素;理解了元素符号的意义;会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指定元素的信息;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梳理本课题的知识框架并画出思维导图;会从元素的角度分析看待事物。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元素观构建相结合,学生在跳一跳够的着的状态下轻松愉快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实现了观念的转变和构建,科学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Abstract]:Based o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rea theory of Vengzki ,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students ' experience activitie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 interest in the course of chemistry ,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to learn the students ' knowledge of nature ,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何彩霞;;围绕“化学元素观”展开深入学习——以“水的组成”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13年04期

2 陈芳芳;陈凯;;基于化学观念建构的“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实录[J];化学教育;2014年09期

3 高剑南;试论化学核心知识与化学学科意识[J];化学教学;2004年03期

4 倪平;;基于“元素观”构建的化学教学——以“元素”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4年12期

5 毕华林;卢巍;;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年06期

6 朱玉军;;中学化学的基本观念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11期



本文编号:1919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919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e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