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0 14:36

  本文选题:“四梯队”捆绑管理模式 + 学案教学 ; 参考:《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经本人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本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关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本文分别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第一,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采用“四梯队”捆绑管理模式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成绩均线评比法,促进学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第二,从教师教学的角度,采用学案教学和凝炼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对物理课堂的关注度,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物理问题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new round of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General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Curriculum Standard (experiment), this paper has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outline (for trial implementation) and the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 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Further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course of daily teaching, I have carried out a practical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s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separately from the following two angles: first, from the student study angle, adopts the "four echelons" the group cooperation study which binds the management pattern carries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enhances the student's team 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use of the results of the equal-line evaluation method to promote learning to achieve their own proximate development area; seco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teaching,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learning plan teaching, condensing knowledge points and solving problem solving methods,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physics and their attention to physics classroom. It trains students' ability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rigorous logical reasoning to solve physical problem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大昌;关于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几个问题[J];学科教育;2000年07期

2 罗明福;高中物理教学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2期

3 席朔;如何发挥电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陈学恕;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初探[J];滁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5 胡卓均;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6 李忠信;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说题活动的实践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1年23期

7 胥龙军;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现代物理知识;2002年02期

8 黄晓标;关于“3+理综”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9 李友兴;;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3期

10 何赛君;;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克明;;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施东旭;;小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3 朱桦;;浅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永宜;;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章林波;;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6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卜琴;;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方法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8 田建秀;;谈高中物理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9 吴艳芳;;高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10 熊燕;;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晓辉 广元市宝轮中学;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析[N];广元日报;2013年

2 天水市秦州区藉口中学 张钰;也谈高中物理教学[N];甘肃日报;2010年

3 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分校 施润松;浅谈演示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N];学知报;2010年

4 临颍一高 刘晓涛;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N];学知报;2010年

5 廖U_文;怎样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N];黔西南日报;2009年

6 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冯科忆;谈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N];九江日报;2011年

7 六盘水市民族中学 杨坚;从当前选才模式看高中物理教学[N];六盘水日报;2009年

8 甘谷四中 杨君义;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N];甘肃日报;2009年

9 新蔡一高 屠建林;高中物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主[N];学知报;2010年

10 范明渠 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反思[N];学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向阳;高中物理教学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世超;高中物理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向婷;谈初高中物理教学上的衔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孔祥艳;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认知水平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林霞;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洪永杰;3D动画场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陈欢乐;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刚刚;高中物理教学中力学疑难问题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赵兴宝;关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10 徐清军;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及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44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044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6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