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我国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与聘任合同的冲突与协调

发布时间:2018-06-26 20:34

  本文选题:交流轮岗 + 聘任合同 ; 参考:《教育科学》2017年04期


【摘要】:我国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与聘任合同的全面实施,引发了若干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关于交流轮岗的强制性与聘任合同的平等性问题,本文认为行政性是聘任合同的本质属性,行政权力在合同中起主导作用;契约性是聘任合同的形式特征,在合同中属于从属要素。两者的主要特征是强制性,它们之间没有根本冲突。关于交流轮岗的资源均衡与聘任合同的资源聚集问题,本文认为教师聘任合同具有集聚和均衡校际优质资源的两种功能,在均衡资源上它与交流轮岗具有同样的作用。关于交流轮岗行为导致的合同变更解除问题,在教师人事关系转出的情况下,本文认为交流教师与流出学校之间的合同应自动解除,教师必须与流入学校签订新的聘任合同;在人事关系不变的情况下,本文认为根据现行法规,交流教师没有与流入学校和流出学校形成双重劳动关系或劳务派遣关系。
[Abstract]: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change of posts and employment contract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China has led to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deeply discussed. On the issue of mandatory exchange of posts and equality of appointment contract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nature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e appointment contract,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contract, and the contractual nature is the form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appointment contract. It is a subordinate element in the contract. The main feature of both is compulsion, and there is no fundamental conflict between them. On the issue of resource balance of exchange rotation and resource aggregation of appointment contract, this paper holds that teacher appointment contract has two functions of gathering and balancing high quality resources between schools, and it has the same function as exchange rotation in terms of balanced resources. With regard to the issue of the rescission of contract change caused by the exchange of post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contract between the exchange teacher and the outgoing school should be automatically dissolved, and the teacher must sign a new contract of appointment with the incoming school. In the case of constant personnel relations, this paper holds tha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exchange teachers have no dual labor relationship or labor dispatch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flow and outflow of schools.
【作者单位】: 江西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宜春学院政法学院;
【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下公立学校教师流动问题研究”(10YB1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3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琪;;关于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2 邹琪;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年12期

3 韩欣欣;陈鹏;;增强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的规范性[J];中小学管理;2006年08期

4 邹琪;;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余雅风;;探寻权力与契约的最佳契合——对公立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的再思考[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0年00期

6 任佳;美国密歇根州与上海市教师聘任合同的比较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2年17期

7 邹琪;中美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比较[J];教育科学;2004年01期

8 邓清波;;教师“铁饭碗”该不该打破?[J];成才之路;2007年08期

9 徐友礼;反思城乡教师交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年03期

10 赵爽;;政策工具视角下T市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2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李龙乾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教师;教师维权三大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记者 陈敏;新学期我市全面启动教师交流[N];宁波日报;2014年

3 田丹;沈城学校教师交流保持上年规模[N];沈阳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李林霞;年内出台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办法[N];山西日报;2009年

5 记者 沈沁芳;太原中小学将试水教师交流制[N];发展导报;2010年

6 李林霞 张隽波 沈佳 王玉宾;教师交流晋中试水 择校难题或望破解[N];山西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红梅;崇信城乡教师交流培训活动受好评[N];平凉日报;2009年

8 童华岗;部分区属学校教师交流遇“瓶颈”[N];常州日报;2010年

9 岳娟红;中小学教师本学年起定期交流[N];太原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斌;中小学教师交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丹阳;辽宁省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现状、问题、对策研究: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华;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执行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张莉;西部民族地区县域中小学教师交流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王崴;朝阳市中小学教师交流机制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6 周晓慧;中小学城乡教师交流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晨;中小学教师交流的法理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8 伍春霞;中英文化的不对等性及对语言和英语教学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吴林梅;专业化视域下的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71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071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5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