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评价探析
发布时间:2019-10-17 09:50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各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各学科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要求考试和评价的改革也随之跟进。目前,全球范围内学生学业评价正面临社会发展对公民素养的要求是高标准的,但对人才素养所使用的考试系统并不是高标准的困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评价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由基于教材到基于素养,评价内容涵盖核心素养的诸多方面;交互使用多种评价方法,使评价过程更为科学合理;适时制定和调整评价标准,使评价结果更加有效;评价的目的始终追求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图文】:
试。精心编制的适应性测试方案,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相适应的测试学习,从而激发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四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应是一连串多个有意义的测试,从而使考试也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而不应是在每个学年结束时引发学生和教师焦虑情绪的过关考试。(三)我国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构想在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的共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我国教育事业价值追求的核心。借鉴教育发达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学生评价操作体系,依据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元素,笔者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如图1所示。该框架阐述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图1我国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第一,由基于教材到基于素养,评价内容要涵盖核心素养的诸多方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内容首先要涉及学科理解、学科实践、学科情感三个领域。在具体命制试题时,围绕六个核心素养,即学科知识、学科本质、探究交流、推理批判、责任态度、审美创新,设计问题情境,脱离教材的具体事实性知识,考察学生在个人的、学校的、社会的生活情境中的学科能力与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交互使用多种评价方法,使评价过程更为科学合理。“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科实践这一维度素养的评价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也没有适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美国评价学研究者威根斯首先提出真实评价的理念之后,在实践领域兴起的表现性评价方法可以为我们所借鉴〔12〕。具体操作是,给学生设定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这个情境要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情境中呈现给学生
试。精心编制的适应性测试方案,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相适应的测试学习,从而激发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四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应是一连串多个有意义的测试,从而使考试也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而不应是在每个学年结束时引发学生和教师焦虑情绪的过关考试。(三)我国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构想在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的共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我国教育事业价值追求的核心。借鉴教育发达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学生评价操作体系,依据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元素,笔者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如图1所示。该框架阐述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图1我国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第一,由基于教材到基于素养,评价内容要涵盖核心素养的诸多方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内容首先要涉及学科理解、学科实践、学科情感三个领域。在具体命制试题时,围绕六个核心素养,即学科知识、学科本质、探究交流、推理批判、责任态度、审美创新,设计问题情境,脱离教材的具体事实性知识,考察学生在个人的、学校的、社会的生活情境中的学科能力与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交互使用多种评价方法,使评价过程更为科学合理。“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科实践这一维度素养的评价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也没有适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美国评价学研究者威根斯首先提出真实评价的理念之后,在实践领域兴起的表现性评价方法可以为我们所借鉴〔12〕。具体操作是,给学生设定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这个情境要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情境中呈现给学生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32.4
本文编号:2550503
【图文】:
试。精心编制的适应性测试方案,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相适应的测试学习,从而激发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四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应是一连串多个有意义的测试,从而使考试也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而不应是在每个学年结束时引发学生和教师焦虑情绪的过关考试。(三)我国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构想在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的共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我国教育事业价值追求的核心。借鉴教育发达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学生评价操作体系,依据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元素,笔者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如图1所示。该框架阐述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图1我国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第一,由基于教材到基于素养,评价内容要涵盖核心素养的诸多方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内容首先要涉及学科理解、学科实践、学科情感三个领域。在具体命制试题时,围绕六个核心素养,即学科知识、学科本质、探究交流、推理批判、责任态度、审美创新,设计问题情境,脱离教材的具体事实性知识,考察学生在个人的、学校的、社会的生活情境中的学科能力与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交互使用多种评价方法,使评价过程更为科学合理。“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科实践这一维度素养的评价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也没有适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美国评价学研究者威根斯首先提出真实评价的理念之后,在实践领域兴起的表现性评价方法可以为我们所借鉴〔12〕。具体操作是,给学生设定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这个情境要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情境中呈现给学生
试。精心编制的适应性测试方案,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相适应的测试学习,从而激发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四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应是一连串多个有意义的测试,从而使考试也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而不应是在每个学年结束时引发学生和教师焦虑情绪的过关考试。(三)我国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构想在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的共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我国教育事业价值追求的核心。借鉴教育发达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学生评价操作体系,依据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元素,笔者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如图1所示。该框架阐述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图1我国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第一,由基于教材到基于素养,评价内容要涵盖核心素养的诸多方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内容首先要涉及学科理解、学科实践、学科情感三个领域。在具体命制试题时,围绕六个核心素养,即学科知识、学科本质、探究交流、推理批判、责任态度、审美创新,设计问题情境,脱离教材的具体事实性知识,考察学生在个人的、学校的、社会的生活情境中的学科能力与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交互使用多种评价方法,使评价过程更为科学合理。“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科实践这一维度素养的评价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也没有适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美国评价学研究者威根斯首先提出真实评价的理念之后,在实践领域兴起的表现性评价方法可以为我们所借鉴〔12〕。具体操作是,给学生设定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这个情境要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情境中呈现给学生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斌艳;;数学学科核心能力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6期
2 罗燕芬;;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教育导刊;2013年05期
3 杜文平;;北京市中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质量评价报告[J];数学教育学报;2011年02期
4 邓仁飞;;强化化学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群;福州市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小凤;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550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50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