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案例的高中地理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6 22:25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落实到学校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师生的发展,转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的教学现状。构建更为高效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是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本研究基于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应“以学定教”,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理念和要求,结合现实地理教学中案例的编写局限及部分教材案例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现状,探索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乡土课程资源融入导学教学模式中,构建基于乡土案例的高中地理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基于乡土案例的高中地理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乡土案例为载体,以导学案为平台,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指引和引导为主导,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为主体,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关于乡土地理及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并做评述,根据相关研究对概念进行界定及理论基础的奠定;第二部分,通过设计基于乡土案例的高中地理导学课堂教学现状问卷,对南宁市区内几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分别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基于乡土案例的导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现状归因分析;第三部分,结合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阐述该导学模式的可行性,并对该模式的基本内容及模式中所运用的基于乡土案例的导学案编写方式进行论述,构建该模式的流程框架并运用结合广西乡土案例的教学案例说明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流程;第四部分,运用弗兰德斯互动行为分析法对应用该模式的教学实例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该模式的优越性进行评价;第五部分,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研究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基于乡土案例的高中地理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能够对教材进行补充,弥补教材不足,利于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并有利于推进乡土地理案例的开发及利用;教师在乡土案例的开发、导学案的编制及导学课堂的掌控与引导中,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由“传授者”向“引导者”的转换;体现并落实了新课改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课堂参与度,有利于三维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55
本文编号:2556946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55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银斌;高中英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56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5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