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中学物理PCK的构建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1-16 20:33
【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教师具备的教学知识和学科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看,20世纪70年代以前比较强调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此之后,一般教学知识被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特别强调学科教学知识(PCK)对促进教学和加强学生知识理解起到的作用。本文以现行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美国舒尔曼教授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的研究背景为基础,以教育史中不同研究者对于PCK的理解为参考,阐述了PCK的内涵、特点、意义。同时结合当前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的实际情况,参照格罗斯曼关于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解析,对于中学物理PCK,笔者认为其构成主要包涵三个方面:物理学科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物理教学策略的知识。物理学科知识是在学科里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的物理知识。即能够体现对于学生的科学精神、方法、思维培养的物理知识和对学生今后成长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在本文中,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物理教学目的、一线物理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以及高中生的思维特点,笔者认为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物理知识是物理学科里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识,即能够成为物理学科知识最主要原因。关于学生的知识实质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了解,教师关于学生已经具备的经验与思维状况的了解,以及对学生容易产生的困扰的认识。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将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对学生思维状况的认识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教师关于学生知识的认识。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物理知识是我们认为的学科知识,那么教师的物理教学策略知识,就要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策略就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论文最后部分将学科知识“牛顿第二定律”进行PCK的分析。PCK中各种成分的研究能为教师在教学实践发展中提供有益的指导,同时PCK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建构中不断地将诸方面知识相联系、相融合,不断创新的过程。笔者希望关于物理PCK的探讨能给相关研究者以一定的启示和帮助,笔者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会不断完善PCK的理论与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宝英;提高中学物理差生成绩浅探[J];教育评论;2000年03期

2 陈继琼;关于“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的教学探讨[J];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3 张永兴;中学物理跨学科渗透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0年10期

4 罗晓章;左长碧;;论中学物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02期

5 陈小松;从中学物理教育探究科学态度及其评价(下)[J];学科教育;2001年07期

6 曹红艳;中学物理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郭志明;中学物理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研究[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8 苏耀能;谈中学物理实验的思维目标[J];教学与管理;2001年12期

9 朱仁义;中学物理命题要注意深层的理论[J];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顾国锋;中学物理程序化教学模式[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继鲁;;对一例题机械效率的讨论[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明盛;;对现行中学物理演示仪器的思考[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平;;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中“度”的把握[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亚飞;;谈中学物理力学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5 吴卫南;;浅谈中学物理中的“探究”式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张江宁;;关于中学物理实现网络教学的几点思考[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7 郭宝柱;;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8 郑景明;;关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物理实验的思考[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曹旭;;浅谈电化教学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李君;;中学物理的实验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汝州市第六初级中学 黄武强;中学物理教法初探[N];学知报;2011年

2 日照市莒县一中 姚长伟;如何学好中学物理[N];学知报;2011年

3 记者 王燕;中学物理应该如何学[N];菏泽日报;2010年

4 徐杰;江苏省镇江中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实验基地:提高效能挖掘潜能[N];江苏教育报;2011年

5 “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课题组”成员 彭征 仲扣庄;中国近代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的量子理论[N];中华读书报;2013年

6 苏军;数字化介入中学物理实验[N];文汇报;2003年

7 特约记者 郑毅邋通讯员 许四清;“金牌”教师的“炼金”路[N];孝感日报;2008年

8 无棣一中 杨君;浅谈中学物理实验[N];学知报;2011年

9 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军锋;微分思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N];学知报;2011年

10 江西瑞金市第三中学 温剑;浅谈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永江;中学物理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明涛;中学物理例子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常勇;基于网络的中学物理协作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敏;中学物理开放性试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袁满;中学物理“课题研究”的教学实践尝试[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郑丹;中学物理疑难实验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文杰;构建中学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蔡宁;物理教学培养科学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熊文;中学物理生活化实验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蒋月月;中学物理选修课的开设现状与理论探讨[D];温州大学;2015年

10 管侯珑;基于DISLab的中学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70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70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0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