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农村初中学生、教师、家长同读共享写作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05:52
【摘要】:写作,作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一种方式,早已成为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写作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观照生活、发现新知之后的一种内心独白,是对生活进行观照的一种倾诉与表达。它扎根于广泛而深厚的生活之中,如农村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风俗文化、曲艺民俗、淳朴乡情等等,均可以成为写作实践的沃土。但是,据笔者三年的特岗教学实践感知,农村初中语文写作现状并不乐观:教师耗时费力,学生搜肠刮肚,但仍难以落笔成文,即使勉强成文,也多为词不逮意、言不由衷的白话八股文。此现状从师生问卷及访谈中也得以印证。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以“初中语文写作实践研究”“初中语文读写”“农村初中写作”“农村初中作文”“同读共写”“同读共享”等为主题关键词对200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并通过翻阅相关图书著作、电子文献,之后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新世纪以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写作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相比之下,对“农村初中读写实践研究”的有效文献资料则比较少。而且这些研究主要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展开,对于“家长”这一主体要素,都是简单提及,并没有展开详细论述。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依据发展心理学理论中关于初中生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教育心理学中的现代认知学习观,教育学原理中的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观及着眼于理解、解释和体验的对话教学理论,交际语境写作教学论以及诸如叶圣陶、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名家的阅读写作观等。这些理论基础为之后的写作模型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基于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笔者立足于自身写作教学实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从农村初中教学实际出发,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引入学生家长,融汇亲情,友情、师生情,提出了在农村初中学校,建构一种基于现实实体教学与网络微信平台相结合的写作实践模型,即“一心两翼三主体四环节”的同读共享写作实践模型。本写作实践模型旨在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组织学生、教师、家长三方整合,组建读写共同体,充分借助和发挥同伴群体的场学习效应,通过一起阅读去触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兴趣与动机,进而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具体实施策略为:紧扣一核心,融入亲情,降难提趣;观照两羽翼,以读触写,映射生活;整合三主体,依助同伴,互通共进;落实四环节,揣摩语境,读析写评。本研究作为对已有研究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优越性与有效性。实施“一心两翼三主体四环节”的同读共享写作实践,通过学生间的生生体、师生间的师生体、学生与家长间的亲子体、教师与家长间的家校体以及学生、教师、家长间的“三体合一”完成的同读共写实践,能够有效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融洽亲子关系;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读写双赢、多方共赢。
【图文】:

评改,学生,多选题,学生会


24图 2-2 学生怎么看待作文评语调查从上面两图中可见,,在写作评改方面,仍有 73.48%的学生不会自觉修改作文。而那些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进行修改后,也只有不到一半(48.92%)的学生会认真看待,并按评语修改。c.写作素材方面关于学生“写作素材”方面的调查,笔者主要设置了“你的写作素材大多取自哪里?”“你都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素材?”两题;第一个问题为单选题,第二个则是多选题。具体调查结果见表 2-6:

百分比,情况调查,学生


学生写作评改情况调查百分比图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丁之境;倪隽;;“倪隽哭了”同题作文师生共写[J];新作文(初中版);2015年12期

2 齐妮;;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实践分析[J];中学语文;2015年15期

3 肖盛怀;;“师生共写随笔”的妙用[J];中小学德育;2014年12期

4 苏元楚;;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海峡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5 耿春龙;;同读共写,语文学习可以这样美[J];辅导员;2012年36期

6 李节;;“特级教师不是我人生的奋斗目标”——特级教师程翔访谈[J];语文建设;2011年10期

7 谌启标;论理解与对话的教学观[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4期

8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本文编号:2594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94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a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