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内地和香港高中物理教科书STSE教育内容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05:00
【摘要】:STSE教育是适应科技与社会飞速发展产生的科学教育新范式。STSE教育旨在科学教育中突出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和环境带来影响,增强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最终形成科学素养。将STSE教育纳入中学课程理念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我国新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STSE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中STSE教育内容渗透情况如何,如何在STS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高中物理教科书,这是物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从STSE教育的角度对内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和香港高中物理教科书进行比较。论文在厘清STSE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细化STSE教育内容主题,确定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工具,根据分类指标对教科书中的STSE教育内容进行全面统计。首先论文对内地的物理课程标准和香港的课程评估指引中包含的STSE教育理念和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在解读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对内地和香港教科书中STSE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主题分布、内容特色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接着论文依据2017年新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STSE教育内容的要求,尝试编写了四个STSE内容主题案例。最后论文提出完善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和教师进行STSE教育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内地和香港的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中均渗透了STSE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具体STSE教育内容,充分重视STSE教育在物理课程中的渗透。两版物理教科书中STSE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从引言、正文、栏目和习题四种呈现方式比较分析发现:(1)人教版教科书引言内容更加丰富,香港版教科书引言更具功能性;(2)两版教科书正文均呈现了技术应用、社会发展和热点问题讨论的STSE教育内容,并附有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说明;(3)两版教科书呈现STSE教育内容的栏目类型多样,但功能属性不同;(4)两版教科书STSE习题数量及考察方式有所差异。总体来看,两版教科书在编写时都注重渗透STSE教育内容,涵盖了STSE教育的各个主题。在显性STSE教育内容方面,人教版教科书STSE栏目数量偏少,内容多从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讨论,打开学生思考问题的格局。香港版教科书STSE栏目数量占优,内容善于以小见大,贴近学生生活,易让学生引起共鸣。在隐性STSE教育内容方面,(1)两版教科书涉及物理学史与科学本质内容数量大致相当,但人教版教科书没有显化的科学本质栏目;(2)物理学与技术主题,主要突出了技术的应用,阐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关注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但此主题人教版教科书中有关技术设计的内容不多,还需增加;(3)物理学与社会生活主题两版教科书均注重将物理学与技术应用、经济活动、医疗健康等现实生活联系,但内容覆盖面有所差异;(4)物理学与环境主题,两版教书都选取了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不同点是各主题下引入的具体内容或侧重点稍有不同,为凸显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数量可再增加。接着论文从物理学与科学本质、物理学与技术、物理学与社会生活、物理学与环境四个主题尝试编写了四个STSE教育案例:光本性的认识与科学本质、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及其构造、植物身上的神奇浸润现象——莲花效应、核能的利用与核安全。结合研究结果,论文进一步提出了增加显性的STSE栏目数量、增加显化科学本质的主题栏目、注重STSE内容选择的生活化、加大物理学与技术内容的比重、突出社会问题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注重STSE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完善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的参考性建议和教师进行STSE教育的建议。
【图文】:

内地和香港高中物理教科书STSE教育内容比较研究


香港物理教科书序言(2)章引言香港版教科书章前引言由图片和“我们在这一课将学到”两部分组成

热传导


得出在传导过程中,热从高温的一端逐渐传导到低温一端,如图 4-2(a).接验装置,研究水传导热的快慢(图 4-2(b))和空气传导热的快慢(图 4-2(c))。三个实验得到,传导是指热从物体较高温的部分传导至较低温的部分,或从较导至较冷物体。正文利用严谨、巧妙的实验将传导这一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了释,而后给出不同物质的导热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邝娉;;STSE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教育导刊;2014年11期

2 詹志华;;台湾高校STS教育之特色与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12期

3 张颖;;新课程高中物理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5期

4 杨明全;;主要发达国家STS课程研究与实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5 李媛,刘恩山;美、英两种高中生物/科学教材STS的内容分析及其启示[J];生物学通报;2005年08期

6 陈振华;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自我更新[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1期

7 王琳,高闯;管窥英国物理教材如何渗透STS教育及几点思考——由一本英国A级考试物理教科书与我国物理教材之比较[J];物理教师;2004年06期

8 孙海滨;STS教育概论——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9 侯新杰;STS教育与物理课程[J];学科教育;2004年02期

10 蔡铁权;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许美新;现行高中物理的STS教育思想研究与教学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胡利姗;英国高中生物学教材中STSE教育内容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高明;中美高中生物教材STS教育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秦艳;初中物理教材中STS栏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邓敏;内地与香港高中生物教材中STSE教育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高晓光;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00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00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2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