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浅探“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发布时间:2020-03-28 18:18
【摘要】:1925年,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其中,“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中要求尊重学生主体性与当今社会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是遥相呼应的,而且“教学做合一”中的“做”也为今天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也具有指导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教育教学中的新价值和新意义也逐渐显现出来,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回顾,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研究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当今时代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指导下,努力探索新时期的历史课堂教学新的生命力,探索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新方法与新思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是历史教育家不断探索的问题。教育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探索之路,我们应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求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但是我们有时也应回头看看一些早期的教育思想,其中也蕴含着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内容,我们要深刻领会其中的内涵,从中汲取营养,赋予它新的灵魂。就像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其中的教育内涵无不与当今时代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就要深度挖掘其思想内涵,取其精华,使其在指导当今教育教学过程中继续发光发热。本文根据“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特点,着重研究该思想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从新课的导入—新课的讲授过程—课堂总结—检测反馈,通过具体方面的教学过程以及具体的教学实例说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具体实施效果,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反映实施的效果,并根据实施效果反思“教学做合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任何一种思想应用于课堂教学都不会是百分之百完美的,而对于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反思和完善,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该思想的深层内涵其实是在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中也可以看出新课改对新时代课堂教学的要求是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
【图文】:

历史课,思想指导,兴趣


图 2.1 “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值从图示的比例来看,喜欢历史课的学生占绝大多数。莎士比亚说“学问必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对一门课程感兴趣才能为以后的高效打下基础。而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在“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历史课的兴趣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喜欢提出各种问题,而且善于思考问期中考试与第一次月考的成绩相比较,优秀率相较于第一次考试的 39%提高8%,成绩得到的很大的改善,很多家长也反映学生回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大提高,有的学生主动要求家长休息日带他们到图书馆阅读和购买有关历史外书籍,他们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是保证一节课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新课改的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到“你会在提问时积极举手吗”这样的问题,学生具体的表现如图 2.2 所示:

思想,历史课,学生,兴趣


图 2.1 “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值从图示的比例来看,喜欢历史课的学生占绝大多数。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对一门课程感兴趣才能为以后的高效学打下基础。而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在“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对历史课的兴趣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喜欢提出各种问题,而且善于思考问题期中考试与第一次月考的成绩相比较,优秀率相较于第一次考试的 39%提高到8%,成绩得到的很大的改善,很多家长也反映学生回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了大提高,有的学生主动要求家长休息日带他们到图书馆阅读和购买有关历史的外书籍,他们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是保证一节课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新课改的基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到“你会在老提问时积极举手吗”这样的问题,学生具体的表现如图 2.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芝;;初探“教学做合一”的基本要义 浅谈教师的自主发展[J];福建陶研;2005年02期

2 贾春宇;;以“做”为核心 激发行动力——读《教学做合一》有感[J];福建陶研;2016年03期

3 徐成轩;;“教学做合一”视角下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J];情感读本;2019年26期

4 黎久新;;学习、实践“教学做合一”[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5 李炜炎;;学中有“做” “做”中有学——“教学做合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上的理解与运用[J];福建陶研;2009年01期

6 井忠维;;“教学做合一”思想在中职数控编程中的运用[J];天工;2019年06期

7 顾强;;运用“教学做合一”理念,提升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质量[J];新课程(综合版);2019年09期

8 陆丽萍;;解放双手 放飞思想——教学做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年06期

9 闻礼艳;;“错误”利用 锦上添花——浅谈数学课上的“教学做合一”[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年12期

10 叶晓倩;;“教学做合一”在劳技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俊德;;以陶为师教学做合一[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2 屠棠;;关于“教学做合一”的哲学思考[A];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改革——第七期全国陶行知研究骨干培训班报告集[C];2002年

3 常丽萍;;“教学做合一”智慧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A];第六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4 裘生马;;坚持“教学做合一” 发展科技特色[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燕雄;;运用“教学做合一”原理,构建“自主—创新”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张慕理;;教学做合一,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四)[C];2017年

7 庄诚敏;;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钱维娜;;教学做合一 搭建智慧舞台[A];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选[C];2009年

9 张幸亏;;在“教学做合一”中开展艺术特色教育实践[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兆琴;黄昌富;;实践行知思想 推进教育改革——“教学做合一,德智体同步,培育跨世纪人才”课题实验报告[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 吴佑华;朝着“教学做合一”的方向[N];中国教师报;2017年

2 杨永钢;创设“课堂进园校” 实现“教学做合一”[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 朱琳;日常教学如何做到“教学做合一”[N];江苏教育报;2019年

4 济源市第六中学 马治国;“教学做合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尝试[N];学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储召生;“教学做合一”:师范院校服务乡村的有效途径[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刘婷婷;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N];江苏教育报;2014年

7 王淑莲 浙江省丽水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教学做合一”联结师范院校与乡村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 姚卓文 通讯员 石雄东;教学做合一 零距离上岗[N];广州日报;2010年

9 田文生;教育应培养实干家而非抱怨者[N];中国青年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钟伟 通讯员 李伟;不允许出现没有“做”的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9年

2 尚燕红;“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3 单亚萍;浅探“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D];鲁东大学;2018年

4 郑秀娟;陶行知教科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5 张田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6 李静静;“教学做合一”视角下儿童游戏质量提升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年

7 刘书伟;“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模式探究[D];青岛大学;2017年

8 修镜萧;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顾健;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冠林;“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4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04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f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