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23:07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师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专业素质代表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近年来,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如火如荼,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愈发迫切,农村教育又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关键一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既关系着农村教育本身的发展,又与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休戚相关。因此,探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并提出顺应时代的改进策略就成为研究焦点。本文选取的研究群体是农村初中教师,在探究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引入了城镇化这一特殊要素,即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改革开放后,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农村逐渐发展成为中小城镇。社会学家费孝通最早提出“小城镇、大问题”。城镇化从建国的工业化发展初期到十八大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经历了很长阶段。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我国在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2%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未来几十年,我国城镇化仍将快速推进。本文通过分析城镇化战略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继而分析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原因,最后提出促进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本论文分由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此问题的缘由、研究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关于城镇化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的介绍、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城镇化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界定。第二部分:城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论述了城镇化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影响、城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详细叙述了城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问题挑战。第三部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该部分对河北省新乐市部分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做了调查,并对从学校、政策、社会环境及教师自身四个层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结合城镇化的大背景,并在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学校及教管部门、农村教师自身三方面的改进策略。第五部分:结语。这部分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初中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23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1-12
- (一) 问题的提出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9
- (一) 城镇化的相关研究12-15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15-18
- (三)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18-19
- 三、研究方法19
- (一) 文献法19
- (二) 问卷调查法19
- (三) 访谈法19
- 四、本研究的创新点19
- 五、相关概念界定19-23
- (一) 城镇化19-20
- (二)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20-23
- 第一章 城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23-27
- 一、城镇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23-24
- (一) 城镇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积极作用23-24
- (二) 城镇化对农村义务教育带来的挑战24
- 二、城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24-27
- (一) 城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24-25
- (二) 城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问题挑战25-27
- 第二章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27-41
- 一、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27-34
- (一) 调查问卷设计27
- (二) 试测和正式施测27-28
- (三)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28-34
- 二、制约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分析34-41
- (一) 学校因素34-35
- (二) 政策因素35-36
- (三) 社会环境因素36-37
- (四) 自身因素37-41
- 第三章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41-59
- 一、政策41-43
- (一) 树立公平的价值取向41
- (二)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41-42
- (三) 机制创新42-43
- 二、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43-53
- (一) 建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待遇激励机制44-45
- (二) 解决偏远地区教师匮乏的困局45-47
- (三) 深入挖掘本土名师,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47-48
- (四)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信息网络48-49
- (五) 依据城镇化调整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机制49-53
- 三、农村教师自身53-59
- (一)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自主发展意识53-54
- (二) 反思城镇化教育实践促专业发展54
- (三) 从事农村教育研究,,作地方特色的开发者54-56
- (四) 以“农民的城镇化”带动自身专业发展56-59
- 结语59-61
- 参考文献61-63
- 参考书目63-65
- 附录65-71
- 后记71-7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德勤;阜阳市贫困县农村初中教师基本状况论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张万海;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的几点对策——“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的对策研究”之二[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汤建忠;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状况透析[J];教学与管理;2003年18期
4 丁连信,王爱新;济南市初中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现状及分析[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李晓明;薛桂英;;关注农村落后乡镇初中教师的困境[J];教学与管理;2006年30期
6 金本能;王守恒;;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李爱红;金本能;;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8 张艳芬;牛秀平;;初中教师焦虑和抑郁情绪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7期
9 李智;;“80后”初中教师自我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Z2期
10 吴忠民;;西部农村初中教师生存堪忧[J];w
本文编号:269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9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