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探索
发布时间:2020-08-17 18:13
【摘要】:“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课题,随着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读写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需要不断地探讨。在现代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一直是贯彻始终的,也是最为核心的两个要素。自古以来,母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基本上也是阅读和写作,但实践表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方面收效甚微。阅读也只是浅尝辄止,没有科学的方法,更谈不上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目的的明确,有时走向考试阅读理解的片面化畸形道路。写作教学更是千疮百空,若干年来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写作教材,写作教学方面更是缺乏前沿的理论支撑。阅读和写作只是理念上的融合,口头上的交集,实际上二者之间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二者之间有没有一种共生关系呢?实际上,阅读和写作是互相影响,彼此促进的,大量的阅读有利于文章写作,反之习作的训练又会寻求阅读的积淀。但在语文教学实际中,阅读和写作存在着一种貌合神离的关系:教师授课中多数关注课文文本的解读,主旨的挖掘,语言的赏析;写作课也多数是命题-写作-批改的简单化过程,两者之间关联性不强。这些从根本上影响着语文课程改革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特别是当前语文教学依然受制于升学考试的压力,指挥棒下不得不做一些急功近利,甚至是违背规律的事情。“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的定位强调了阅读和写作的语用性功能。读写一体化也就是顺应语言文字运用观的一种尝试,它强调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融合性、共生性、再创性、新生性。发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开阔眼界、提升境界,走入大千世界,陶冶学生性情,增长才干,怡情、博采、长才。同时在阅读教学的助力下,推动写作教学的再生性,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促阅读,阅读中有思考,思考中有感悟,思悟结合,读写一体。本文第一部分基于课标中阅读和写作的定义,认为读写一体化是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二者之间具有学理的共通性、学习的互逆性、实践的前后性。读写一体化是知情意的统一,物意文的统一。同时从教材角度考察:教材相关写作学研究理论滞后于一线的教学实践,写作教材示范、引领、推广作用发挥力度不够,同时从教学视角考量:不能为了作文成绩的功利性取向,而丢失基本的写作原则,更不可为赋新词强说愁,作文应该是讲求精气神的内蕴,一种全新流变的文风。第二部分认为读写一体化构建起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融汇性平台,它涵盖了学生实际生活中需要的识字写字素养、阅读素养、写作素养、口语交际素养,是对语用性的一种弘扬,都是基于语文教学实践做出的研究。在读中学,在学中感,在感中写,以读学写,以写促读,因写而读,读写一体。这是读写一体的新的途径,符合新课标的时代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三部分首先基于语文课堂读写一体化的多异性,注定了课堂的精彩纷呈,同时将阅读和写作作为统一的整体共性贯穿于教学之中,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整合效应,接着从学习效能的角度,认为以读促写、因写悟读,结束了二者孤立无援的状态。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要部分,依据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出以读学写、以写促读、因写而读、综合读写一体化的教学范式,结合实际教学示例阐释了建构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期望改变当前混乱的读写现状,使语文教学走上一条康庄大道。第五部分是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案例和分析。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以《丑小鸭》和《我的母亲》两篇课文为案例证明,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有利于发挥“读”和“写”相互促进的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气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
本文编号:2795655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明霞;;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05期
2 李宏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尝试[J];语文学刊;2014年17期
3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3期
4 刘燕清;;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年04期
5 曹明海;史洁;;文学解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与敞开活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周建国;冯桂花;;浅析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09期
7 钱爱华;;用生活化改进作文教学[J];文学教育(下);2009年04期
8 郑桂华;;从两个维度改进作文训练过程的指导[J];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03期
9 王栋生;;作文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J];人民教育;2008年05期
10 钱梦龙;;请给“训练”留个位置[J];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建军;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雪亮;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和教学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怀增;高中语文科阅读课的教学思路与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5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95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