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思维模式下的文言文阅读路径确立
发布时间:2020-11-05 19:01
本文是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起点,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借鉴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本文以此为基础,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提出“语言、文义、审美、文化”四个维度。其中,语言是基础。通过对语言内容与形式的分析,理解文本意图的指向,产生审美感受、认知并传承文化。反之,也要关注到文本语境、文化语境等方面对语言意义建构的作用。在这样的辩证观念下,实践文言文阅读理解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模式”。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33.33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与教学的历史溯流
一、文言学习目的回望
二、文言文教学方法回望
第二章 “整体性思维”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提出和意义
一、“整体性思维”在文言文阅读与教学中的提出
二、“整体性思维”在文言文阅读与教学中的意义
第三章 “整体性思维”在文言文阅读分析中的实践
一、语义确定与语言环境的关系
二、语言运用与文本指向的关系
三、语言运用与文学审美的关系
四、语言运用与文化认知的关系
第四章 “整体性思维”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由言而文”的教学设计——以《醉翁亭记》和《为学》为例
二、“由文而言”的教学设计——以《陈涉世家》和《周处》为例
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2046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33.33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与教学的历史溯流
一、文言学习目的回望
二、文言文教学方法回望
第二章 “整体性思维”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提出和意义
一、“整体性思维”在文言文阅读与教学中的提出
二、“整体性思维”在文言文阅读与教学中的意义
第三章 “整体性思维”在文言文阅读分析中的实践
一、语义确定与语言环境的关系
二、语言运用与文本指向的关系
三、语言运用与文学审美的关系
四、语言运用与文化认知的关系
第四章 “整体性思维”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由言而文”的教学设计——以《醉翁亭记》和《为学》为例
二、“由文而言”的教学设计——以《陈涉世家》和《周处》为例
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梦瑶;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丽杏;高中文言文文体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和雨潇;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蓝琼;现代阐释学视角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李丽;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丽苹;古典阐释学视域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纪彩霞;中学文言文文体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72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7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