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平高中生显/隐性知识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8 10:00
显/隐性知识之间是否存在接口(显性知识能否转化成隐性知识)一直深受二语习得研究者的关注。虽然目前有关该论题的观点仍然有较大的分歧,但研究者都一致认为隐性知识在语言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语习得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隐性知识系统。但是,显性知识在该过程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显性知识能否转化成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现实意义。该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分别用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了显/隐性知识的可测性,同时也证明了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本研究利用限定时间的合乎语法性判断测试和元语言知识测试,考察山东省淄博市某高中高三年级两个班学生(共109人)17个语法结构的显/隐性知识的掌握情况。旨在验证两种知识之间是否存在接口并尝试具体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不同水平高中生显/隐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2)不同水平高中生显性知识能否转化成隐性知识?如果能够,显性知识的转化情况如何?3)不同水平高中生各语法结构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的难易程度如何?结果表明:1)高水平组高中生显/隐性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良好,显性知识的掌握情况要好于隐性知识,而低水平组高中生显/隐性知识...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理论基础
2.2.1 输入假说
2.2.2 输出假说
2.3 核心概念
2.3.1 显性知识
2.3.2 隐性知识
2.3.3 显/隐性知识关系的三种观点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引言
3.2 研究问题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材料与研究工具
3.6 研究程序以及数据收集与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引言
4.2 不同水平高中生显/隐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4.2.1 高水平组显/隐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4.2.2 低水平组显/隐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4.3 不同水平高中生显/隐性知识的对应度以及显性知识的转化程度
4.3.1 高水平组显/隐性知识的对应度以及显性知识的转化程度
4.3.2 低水平组显/隐性知识的对应度以及显性知识的转化程度
4.4 不同水平高中生各语法结构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的难易程度
4.4.1 高水平组各语法结构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的难易程度
4.4.2 低水平组各语法结构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的难易程度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5.2 教学启示与建议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5.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实验所用17个语法结构及其典型例句
附录Ⅱ 限定时间的合乎语法性判断测试题
附录Ⅲ 元语言知识测试题
附录Ⅳ 团体访谈提纲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语习得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综述[J]. 周旭,汤琳玮.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6)
[2]大学英语学习者显性与隐性语法知识发展差异研究[J]. 穆无双. 外语界. 2016(02)
[3]英语专业学习者二语习得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接口理论的实证研究[J]. 周文美.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4]英语隐性语法知识测试实证研究[J]. 曾永红,白解红. 外语学刊. 2013(01)
[5]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对语法教学的启示[J]. 孙净丽. 科技信息. 2012(05)
[6]二语习得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关系的实证研究[J]. 苏建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01)
[7]有意识的言语输出——显性知识作用于隐性知识发展的途径[J]. 陈亚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04)
[8]学习者思维方式个体差异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影响——以显性/隐性知识为中介[J]. 苏建红.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01)
[9]英语专业学生隐性语法知识应用实证研究[J]. 曾永红.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04)
[10]内隐学习与外语教学[J]. 张宏武,冯有贵.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04)
本文编号:3023745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理论基础
2.2.1 输入假说
2.2.2 输出假说
2.3 核心概念
2.3.1 显性知识
2.3.2 隐性知识
2.3.3 显/隐性知识关系的三种观点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引言
3.2 研究问题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材料与研究工具
3.6 研究程序以及数据收集与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引言
4.2 不同水平高中生显/隐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4.2.1 高水平组显/隐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4.2.2 低水平组显/隐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4.3 不同水平高中生显/隐性知识的对应度以及显性知识的转化程度
4.3.1 高水平组显/隐性知识的对应度以及显性知识的转化程度
4.3.2 低水平组显/隐性知识的对应度以及显性知识的转化程度
4.4 不同水平高中生各语法结构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的难易程度
4.4.1 高水平组各语法结构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的难易程度
4.4.2 低水平组各语法结构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的难易程度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5.2 教学启示与建议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5.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实验所用17个语法结构及其典型例句
附录Ⅱ 限定时间的合乎语法性判断测试题
附录Ⅲ 元语言知识测试题
附录Ⅳ 团体访谈提纲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语习得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综述[J]. 周旭,汤琳玮.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6)
[2]大学英语学习者显性与隐性语法知识发展差异研究[J]. 穆无双. 外语界. 2016(02)
[3]英语专业学习者二语习得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接口理论的实证研究[J]. 周文美.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4]英语隐性语法知识测试实证研究[J]. 曾永红,白解红. 外语学刊. 2013(01)
[5]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对语法教学的启示[J]. 孙净丽. 科技信息. 2012(05)
[6]二语习得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关系的实证研究[J]. 苏建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01)
[7]有意识的言语输出——显性知识作用于隐性知识发展的途径[J]. 陈亚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04)
[8]学习者思维方式个体差异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影响——以显性/隐性知识为中介[J]. 苏建红.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01)
[9]英语专业学生隐性语法知识应用实证研究[J]. 曾永红.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04)
[10]内隐学习与外语教学[J]. 张宏武,冯有贵.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04)
本文编号:3023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02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