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中小学综合课程发展历程与特点分析——基于伯恩斯坦再语境化规则视角
发布时间:2021-05-08 06:31
伯恩斯坦再语境化规则认为,教导性话语和规约性话语的变化导致了教育再语境化场域和官方再语境化场域的变化,而这两种场域共同构成了再语境化场域。基于该理论对新中国成立70年中小学综合课程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发现我国中小学综合课程的发展经历了奠基沉寂(1949-1977年)、场域脱节(1978-1985年)、共同发展(1986-2001年)、追求卓越(2001年至今)四大阶段。同时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综合课程的教导性话语根植于其规约性话语之中,并受规约性话语支配;二是综合课程的教导性话语具有其自主性,并非始终与规约性话语保持一致;三是综合课程的教导性话语能够对规约性话语产生影响,并促使其发生变化;四是综合课程教育再语境化场域与官方再语境化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40(1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再语境化规则分析课程的理论适切性
二、再语境化规则视角下我国综合课程的发展轨迹
1. 奠基沉寂:规约性话语的绝对主导时期(1949-1977年)
2. 场域脱节:教导性话语领先于规约性话语时期(1978-1985年)
3. 共同发展:教导性话语与规约性话语的协同调适时期(1986-2001年)
4. 追求卓越:规约性话语导向的教育性话语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
三、再语境化视角下我国综合课程发展的特点分析
1. 综合课程的教导性话语根植于其规约性话语之中,并受规约性话语支配
2. 综合课程的教导性话语具有其自主性,并非始终与规约性话语保持一致
3. 综合课程的教导性话语能够对规约性话语产生影响,并促使其发生变化
4. 综合课程教育再语境化场域与官方再语境化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程论研究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J]. 靳玉乐,罗生全. 课程.教材.教法. 2009(01)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学综合课程的实施及其现实思考[J]. 仲玉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04)
[3]“普通高中综合课程的研究与实验”项目取得进展[J]. 张廷凯. 课程.教材.教法. 1997(09)
本文编号:3174855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40(1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再语境化规则分析课程的理论适切性
二、再语境化规则视角下我国综合课程的发展轨迹
1. 奠基沉寂:规约性话语的绝对主导时期(1949-1977年)
2. 场域脱节:教导性话语领先于规约性话语时期(1978-1985年)
3. 共同发展:教导性话语与规约性话语的协同调适时期(1986-2001年)
4. 追求卓越:规约性话语导向的教育性话语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
三、再语境化视角下我国综合课程发展的特点分析
1. 综合课程的教导性话语根植于其规约性话语之中,并受规约性话语支配
2. 综合课程的教导性话语具有其自主性,并非始终与规约性话语保持一致
3. 综合课程的教导性话语能够对规约性话语产生影响,并促使其发生变化
4. 综合课程教育再语境化场域与官方再语境化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程论研究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J]. 靳玉乐,罗生全. 课程.教材.教法. 2009(01)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学综合课程的实施及其现实思考[J]. 仲玉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04)
[3]“普通高中综合课程的研究与实验”项目取得进展[J]. 张廷凯. 课程.教材.教法. 1997(09)
本文编号:3174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174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