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1 16:53
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处于一个微学习时代,微课的应用越来越流行。很多微课无所谓教学设计,只是简单录屏或教学视频的拼接,缺乏专门的微课设计理论指导,这样的微课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微课由于其在时空上的局限性,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微课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不高。本研究通过引入ARCS动机模型来设计制作微课,构建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微课设计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微课设计理论研究内容,还可以为研究学习动机与微课设计关系提供参考,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进行微课开发应用提供借鉴。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模型法对微课设计、ARCS动机模型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构建了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模式,通过准实验法、案例法、调查问卷法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案例研究和微课应用研究,还通过访谈法、评价法对微课进行评价,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通过相关教学实验得出研究结论: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模式下设计的微课较于常规微课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ARCS动机模型
根据 ARCS 动机模型,为了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这部分主要可以采取相关策略在“认识多媒体”和“图像的采集与简单加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容具有层次性。这两节微课都是采用从简单到复杂,从概念到实践的原则根据学生分析和目标内容分析确定重难点,第一个微课的重点是多媒体的概念,难点是多媒体作品的规划。第二个重点是图像采集的各种方法,难点是如何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因此,笔者加入了很多情境设计,结合动画技术根据学习内容将这些内容进行了趣味设计。第二,拓展内容和核心内容的关联性。根据 ARCS 动机模型,核心内容的学习如果辅助以背景知识介绍、趣味案例分析或应用情境拓展等,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已有经验的联系,看到与自身相关的未来价值并诱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认识媒体一节设计了拓展知识“多媒体作品的适用范围”帮助学习者建立知识与实践的联系,见图 4-1。第二节设计了“位图和矢量图”的知识介绍,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图形图像的区别,建立相互联系,见图 4-2。
根据 ARCS 动机模型,为了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这部分主要可以采取相关策略在“认识多媒体”和“图像的采集与简单加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容具有层次性。这两节微课都是采用从简单到复杂,从概念到实践的原则根据学生分析和目标内容分析确定重难点,第一个微课的重点是多媒体的概念,难点是多媒体作品的规划。第二个重点是图像采集的各种方法,难点是如何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因此,笔者加入了很多情境设计,结合动画技术根据学习内容将这些内容进行了趣味设计。第二,拓展内容和核心内容的关联性。根据 ARCS 动机模型,核心内容的学习如果辅助以背景知识介绍、趣味案例分析或应用情境拓展等,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已有经验的联系,看到与自身相关的未来价值并诱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认识媒体一节设计了拓展知识“多媒体作品的适用范围”帮助学习者建立知识与实践的联系,见图 4-1。第二节设计了“位图和矢量图”的知识介绍,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图形图像的区别,建立相互联系,见图 4-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微课程设计研究[J]. 姜宛彤,万超,钱松岭.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8(01)
[2]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微课设计策略[J]. 隋勇. 中国成人教育. 2017(11)
[3]我国微课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王威达.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7(02)
[4]基于克努兹全视角学习理论的微课程设计研究[J]. 姜宛彤,王翠萍,唐烨炜,吴靖.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7(01)
[5]“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J]. 岑健林.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
[6]面向深度学习的微课设计模型构建与应用[J]. 蒋立兵,陈佑清.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6(03)
[7]微课程的核心理念及发展趋势[J]. 曹培杰,马晓强.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5(04)
[8]基于视频弹幕技术的微课程交互设计[J]. 刘爽,郑燕林.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5(04)
[9]基于核心知识的微课设计[J]. 陈晓燕. 教育评论. 2015(07)
[10]基于ARCS理论的《计算机基础》微课课程设计[J]. 肖海鹏,谢铭瑶.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17)
博士论文
[1]ARCS模型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微课程的设计研究[D]. 刘爽.东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78480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ARCS动机模型
根据 ARCS 动机模型,为了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这部分主要可以采取相关策略在“认识多媒体”和“图像的采集与简单加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容具有层次性。这两节微课都是采用从简单到复杂,从概念到实践的原则根据学生分析和目标内容分析确定重难点,第一个微课的重点是多媒体的概念,难点是多媒体作品的规划。第二个重点是图像采集的各种方法,难点是如何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因此,笔者加入了很多情境设计,结合动画技术根据学习内容将这些内容进行了趣味设计。第二,拓展内容和核心内容的关联性。根据 ARCS 动机模型,核心内容的学习如果辅助以背景知识介绍、趣味案例分析或应用情境拓展等,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已有经验的联系,看到与自身相关的未来价值并诱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认识媒体一节设计了拓展知识“多媒体作品的适用范围”帮助学习者建立知识与实践的联系,见图 4-1。第二节设计了“位图和矢量图”的知识介绍,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图形图像的区别,建立相互联系,见图 4-2。
根据 ARCS 动机模型,为了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这部分主要可以采取相关策略在“认识多媒体”和“图像的采集与简单加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容具有层次性。这两节微课都是采用从简单到复杂,从概念到实践的原则根据学生分析和目标内容分析确定重难点,第一个微课的重点是多媒体的概念,难点是多媒体作品的规划。第二个重点是图像采集的各种方法,难点是如何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因此,笔者加入了很多情境设计,结合动画技术根据学习内容将这些内容进行了趣味设计。第二,拓展内容和核心内容的关联性。根据 ARCS 动机模型,核心内容的学习如果辅助以背景知识介绍、趣味案例分析或应用情境拓展等,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已有经验的联系,看到与自身相关的未来价值并诱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认识媒体一节设计了拓展知识“多媒体作品的适用范围”帮助学习者建立知识与实践的联系,见图 4-1。第二节设计了“位图和矢量图”的知识介绍,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图形图像的区别,建立相互联系,见图 4-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微课程设计研究[J]. 姜宛彤,万超,钱松岭.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8(01)
[2]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微课设计策略[J]. 隋勇. 中国成人教育. 2017(11)
[3]我国微课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王威达.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7(02)
[4]基于克努兹全视角学习理论的微课程设计研究[J]. 姜宛彤,王翠萍,唐烨炜,吴靖.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7(01)
[5]“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J]. 岑健林.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
[6]面向深度学习的微课设计模型构建与应用[J]. 蒋立兵,陈佑清.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6(03)
[7]微课程的核心理念及发展趋势[J]. 曹培杰,马晓强.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5(04)
[8]基于视频弹幕技术的微课程交互设计[J]. 刘爽,郑燕林.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5(04)
[9]基于核心知识的微课设计[J]. 陈晓燕. 教育评论. 2015(07)
[10]基于ARCS理论的《计算机基础》微课课程设计[J]. 肖海鹏,谢铭瑶.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17)
博士论文
[1]ARCS模型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微课程的设计研究[D]. 刘爽.东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78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27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