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板块式问题组”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11:00
  距离我国上一次教育改革已过去十多年,山东省2017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又将面临全新的高考模式。随着课标要求的变化,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板块式问题组”教学模式依据课程标准、课时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将课堂划分成两至三个“板块”。每个“板块”依据所包含的重点知识点配合教学情境和学生活动设计一系列的“问题组”。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论文中的研究以对照试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该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依据实验结果,并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改进、完善地理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地理学科“板块式问题组”教学模式。本论文共分成了五个部分:(1)绪论。本章说明了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本次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阐述本次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2)“板块式问题组”地理教学研究基础。本章分成两部分。首先对此次研究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阐述了指导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3)“板块式问题组”地理教学应用实践。本章是本论文最为重要之处,共分成了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板块”和“问题组”的划分方法,这也是“板块式问题组”教学模...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板块式问题组”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图4.1四次考试地理成绩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9月28日摸底考试时,四个班平均分相差不大,实验开始后??

意向调查数据,高考模式,板块式


9.?28?11.14?1.23?4.?24??考试时间??图4.1四次考试地理成绩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9月28日摸底考试时,四个班平均分相差不大,实验开始后??1个月的时间并没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作为实验组的2班成绩己经接近1班了。??自实验正式开始半年之后,两次考试四个班平均分差距明显,参与实验的2班和3??班成绩比相应的1班和4班成绩要好很多,同时采取“板块式问题组”上课的2班??班级平均分提升最大。??可见,从教学成绩这一硬性指标来说,在推行了“板块式问题组”教学模式之??后,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提升明显。??4.3.2教师评价??笔者在2017年11月29日和2018年4月II日两次开展“板块式问题组”教??学模式下的校级研究课《常见的天气系统》和《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参与评课的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况一致好评,表示“板块式问题组”教学模式??情境创设丰富多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 马富强.  学周刊. 2015(02)
[2]模块化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 金志永.  成才之路. 2014(26)
[3]试论模块化教学在《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中的尝试[J]. 许梅,潘佃献.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06)
[4]地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J]. 王锟.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09)
[5]“板块式问题组教学设计”在高三复习课中的运用[J]. 相佃国.  化学教学. 2012(02)
[6]模块化教学及其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J]. 付强,徐继存.  课程·教材·教法. 2011(12)
[7]高中数学模块化教学探讨[J]. 王康.  考试周刊. 2010(12)

硕士论文
[1]中学地理模块化教学研究[D]. 自丽娇.云南师范大学 2016
[2]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瑞香.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模块式教学的研究[D]. 王丽媛.吉林农业大学 2014
[4]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苏丹.辽宁师范大学 2012
[5]地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D]. 臧丽芹.南京师范大学 2008
[6]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D]. 罗匀.广西师范大学 2007
[7]中职物理CBE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尝试[D]. 刘忠民.江西师范大学 2006
[8]福多的模块理论及其对认识论研究的启示意义[D]. 李放放.华中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38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338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3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