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红色研学旅游模式探索研究——以广东省梅州市雁洋镇雁上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3 09:23
  基于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以广东省梅州市雁上村为案例,对乡村红色研学旅游资源概况、利益主体共生模式以及研学产业扶贫路径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雁上村在推动乡村红色研学旅游产业发展中面临研学价值意识缺失、社区参与度低、研学课堂形式单一等突出性问题,共生模式存在不稳定性和随机性。据此,提出雁上村红色研学旅游产业优化需促进红色文化价值觉醒、完善乡村配套产业建设、提高社区景区一体化水平、创新研学教育体制,以实现村落利益主体之间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解决雁上村乡村旅游扶贫困境。 

【文章来源】:特区经济. 2020,(06)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红色研学旅游模式探索研究——以广东省梅州市雁洋镇雁上村为例


雁上村红色研学旅游利益主体分析

模式图,互惠共生,利益主体,乡村


因此,运用共生理论来探索研究雁上村乡村红色研学旅游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通过对雁上村乡村红色研学旅游多元利益相关主体进行共生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构建出一种符合多元主体利益、实现和谐共生的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这种模式需要各利益主体对内做出适应性的转变和改进,对外积极协作配合,推动共生模式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实现整体最优效益。雁上村乡村红色研学旅游利益主体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有利于促进红色景区当地政府、社区村民、行业协会、研学群体、配套产业、旅行社和研学机构的联动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和路径优化研究——以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为例[J]. 王庆生,张行发,郭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3)
[2]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背景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J]. 宋瑞.  生态经济. 2018(09)
[3]红色旅游企业共生图谱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 周慧玲,许春晓.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4]旅游共生的研究述评[J]. 周慧玲.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09)
[5]从共生概念演变看红色旅游共生发展内涵[J]. 许春晓,周美静.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4(04)
[6]乡村旅游经营者共生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北宅村为例[J]. 邹统钎,陈序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9)
[7]中国古村落旅游企业的“共生进化”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一种分析[J]. 申秀英,卜华白.  经济地理. 2006(02)
[8]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 钟俊.  重庆师专学报. 2001(03)
[9]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 袁纯清.  改革. 1998(02)



本文编号:3357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357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4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