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我国中小学生家庭参与影子教育的博弈策略

发布时间:2022-01-24 23:40
  家庭影子教育参与存在非理性的行为偏差,以家庭经济背景和学生能力为变量,使用博弈论"囚徒困境"和"纳什均衡"理论对对称和不对称情景下家庭参与影子教育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构建家庭在不同博弈情景下影子教育参与模型。研究认为,在对称情景下,"参与"策略降低了家庭影子教育博弈的收益;在不对称情景下,存在被动型、防御型、主动型和主导型四种影子教育参与类型,家庭经济背景对影子教育机会获得的作用大于学生能力;家庭是否参与影子教育取决于其他家庭的策略选择。政府应积极引导家庭转变影子教育投入观念,加强宏观调控降低经济背景对影子教育获得的影响,重点引导较高阶层家庭理性参与影子教育。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8(02)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我国中小学生家庭参与影子教育的博弈策略


对称情景下家庭影子教育博弈收益矩阵

影子,家庭,家庭经济,学生能力


根据家庭经济背景和学生能力,共形成了四种博弈情景,即家庭经济背景差,学生能力弱;家庭经济背景差,学生能力强;家庭经济背景好,学生能力弱;家庭经济背景好,学生能力强。以家庭参与影子教育博弈的需求和结果为依据,归纳出被动型、防御型、主动型和主导型四种影子教育参与类型,具体如图2所示:家庭经济背景差,学生能力弱。当博弈的一方家庭经济背景差,学生能力也弱时,家庭在为了学生获取更加优质教育资源的驱动下,仍会选择参与影子教育。这类家庭参与影子教育博弈的类型归纳为被动型参与。由于家庭经济背景较差且学生能力竞争也较弱,因此在影子教育竞争的环境中随着补习投入的增加,这一家庭经济背景下的参与者最先达到影子教育投入的阈值,且家庭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因素,这个阈值一般会在家庭经济收入的值域内。所以这类家庭最先退出影子教育博弈,但不会因参与影子教育而带来较重的家庭经济负担。李佳丽使用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提供的中部某省会城市小学2013年和2014年数据得出,来自家庭经济水平低、前期学业成绩差的学生以及留守儿童从辅导班中成绩获益更大。[15]因此,家庭经济背景差、学生能力弱的家庭应在经济能力范围内积极参与影子教育,以缩小因影子教育而产生的差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哪个阶层参与影子教育的收益最大——博弈论的视角[J]. 丁亚东,薛海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竞争到合作:学校与影子教育机构的关系模式分析[J]. 丁亚东,范勇,薛海平.  现代教育管理. 2018(09)
[3]家庭资本与教育获得:基于影子教育中介效应分析[J]. 薛海平.  教育与经济. 2018(04)
[4]我国影子教育机构的规范与治理——基于博弈论的视角[J]. 宋海生,薛海平.  当代教育论坛. 2018(01)
[5]谁从影子教育中获益?——兼论影子教育对教育结果均等化的影响[J]. 李佳丽,胡咏梅.  教育与经济. 2017(02)
[6]课外补习、学习成绩与社会再生产[J]. 薛海平.  教育与经济. 2016(02)
[7]教师有偿补习为何屡禁不止: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分析政府监管的困境[J]. 郭科,顾昕.  教育与经济. 2016(02)
[8]从学校教育到影子教育:教育竞争与社会再生产[J]. 薛海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03)
[9]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逻辑困境及其行为偏差分析——基于社会学新制度学派理论的解释[J]. 闫闯.  兰州学刊. 2015(02)
[10]从补习教育的盛行看应试教育的生成和治理[J]. 闫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4(06)

硕士论文
[1]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影子教育治理的政策研究[D]. 肖玲.浙江师范大学 2015
[2]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补习研究[D]. 唐丽静.华中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07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607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d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