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农村社会流动进阶与农村教育功用变演

发布时间:2017-10-27 23:34

  本文关键词:农村社会流动进阶与农村教育功用变演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社会流动 智力流动 教育功能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流动由不受人待见的"盲流"逐步演变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洪流,农村教育的"去农化"功能空前凸显。随着农村青壮年倾巢而出式的社会流动出现,如何实现农村社会流动者从体力携带者向知识、技能携带者的智力流动转向,如何从单纯的流失性流动向流出与回流平衡转向就成为新的社会课题,它也为农村教育实现新的功能定位与功能转向提供了现实挑战和想象空间。农村教育通过促进社会流动而呈现的"去农化"功能经历了从潜在功能转向显性功能的变演后,越来越需要在"去农化"功能与培养农村新型建设者的"为农化"功能之间进行合理取舍,从而成为农村智力输出与智力回流的均衡器。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农村社会流动 智力流动 教育功能
【分类号】:C912.82;G725
【正文快照】: 在城市人口生育控制比农村实际上更严的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2011年末,中国大陆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城镇人口超过乡村人口(乡村人口数65656万人,城镇人口数69079万人)的情况,人口城镇化水平[1]超过了50%。[2]对中国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合理解释显然不是城镇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春光;;中国社会政策调整与农民工城市融入[J];探索与争鸣;2011年05期

2 彭拥军;尹可珍;陈乐;;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维[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柱国;丁继安;;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2 张舒婷;;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政策范式转移的分析与思考[J];华章;2011年28期

3 田先红;;在地市民化:农民工返乡的村庄社会后果[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赵惠娟;陈战彬;王凤英;葛旭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论坛;2012年10期

5 王俊恒;;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江淮论坛;2012年06期

6 王丽霞;王连伟;堵琴囡;;文化认同、社区融入与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有效路径——基于对F省Q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调研[J];晋阳学刊;2013年02期

7 孔铎;聂翔宇;周捷;;尚未圆满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科学视角下的半城市化研究综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8 王于;;论新时期农村大学生教育发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高明华;;父母期望的自证预言效应 农民工子女研究[J];社会;2012年04期

10 付方胜;魏倩倩;;农民工留城定居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峰;政府主导下的失地农民市民化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刘雨龙;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张舒婷;社会政策视角下资本建设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4 李强;西部地区农民(工)城市融入特征及空间分异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冯新转;城市拾荒者社会融入状况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姜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7 杨若涵;和谐社会视域下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8 钟志平;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视角下的农民工城市融入测度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许锬;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10 谢俊;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农民工政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峙;;试论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与城乡和谐发展[J];当代经济;2007年11期

2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J];社会学研究;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明;;浅析中国农村教育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文化建设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1年07期

2 闵家桥;到底什么适合西部的教育[J];乡镇论坛;2004年06期

3 李运奎;;人类学方法——农村基础教育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10期

4 李连波;徐虹;;中国的教育难点在农村,农村的发展靠教育——从一个乡的调查,看农村教育改革的必要性[J];枣庄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5 王萍 ,李锋;警惕“马太效应”[J];公关世界;2003年05期

6 余小平;论现代村庄建设与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杨自伟;李国栋;吴敏;;不发达地区农民的经验和实用判断标准现象探究[J];甘肃农业;2006年05期

8 王宇雄;;关于高素质农民离村后农村发展的思考——以山西省平遥县芦村为个案[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9 疏仁华;胡松年;;论流动视阈下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以安徽省G市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10 吴宏儒;;传统乡村治理形态与功能的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兆年;刘达莲;;老年夫妻乐奉献 献完花甲献古稀[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N];乐山日报;2006年

2 记者 毛莎;卓克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N];阿坝日报;2006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罗成友;素质偏低是瓶颈[N];重庆日报;2005年

4 中国消费者报 何春雷;农民生活迎来黄金年代[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5 高翔宇(作者系武山县副县长);发展社会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N];天水日报;2006年

6 记者 李静 实习生 赵文婷;缩小城乡差距 共建和谐社会[N];四川政协报;2005年

7 记者 杨睿赓;左旗“五种教育”规范未成年人行为[N];赤峰日报;2006年

8 记者 江宇;不良社会成员和小摊贩侵袭农村学校周边环境[N];雅安日报;2005年

9 唐世伟;以为民负责的精神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N];唐山劳动日报;2005年

10 湖南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肖万春;建立农民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N];经济参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一涛;农民的社会流动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先丽;低龄寄宿对农村小学生社会化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峰;转型期教育不公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杨克;农村义务教育公共物品供给的社区支持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佟玲玲;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俞娟;收入满足度与婚姻关系的城乡比较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任思慧;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障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张淼;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郭立秋;农村中学生隐性辍学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9 程启军;嬗变与断裂:城乡互动的动态性和结构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梁少锋;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社会工作干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5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105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d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