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道堂的教育实践及其对甘肃回族教育实践借鉴意义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9 00:03
本文关键词:西道堂的教育实践及其对甘肃回族教育实践借鉴意义的调查研究
【摘要】:地处中国西部的甘肃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而回族作为其重要成员,他的文化经济的发展是甘肃经济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今,回族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文化教育滞后,日益成为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如何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的发展科学文化教育,是笔者在文中试图解决的问题。起源发展于甘肃的西道堂是一个以中国文化模式阐释弘扬伊斯兰教教义、以发展文化教育和集体经济为己任、顺应时代潮流而闻名国内的伊斯兰教团体。他立足本土,将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信仰为纽带,将不同姓氏、不同民族、不同血缘关系的穆斯林团结起来,形成一个融宗教、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穆斯林大家庭。从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先生创办金星私塾开始,直到今天任临潭县民族学校名誉校长的敏生光教长在发展民族教育工作的业绩中,不难看出他们对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自己民族的热爱。重视民族教育是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也是西道堂的显著特点和优良传统之一。因西道堂起源发展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其地理、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与甘肃其他地区回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其教育的成功实践对于甘肃回族教育就有着更为实际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以人类学的视角以西道堂教育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针对甘肃回族教育情况,分析探讨该模式对甘肃回族教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5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延义,丁志胜;临潭县回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J];回族研究;1995年03期
2 张天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过快增长及其问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3 丁宏;西道堂模式——个宗教派别的社会实践及带给我们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本文编号:1201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20159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