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培育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视野下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培育 出处:《农业经济》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生态文明现状,农民生态伦理素质必须尽快得到有效加强与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从生态文明视野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切实培育新时期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因此,本文将首先解释下生态伦理的内涵及特征,然后指出了当前农民生态伦理问题,最后提出了当前我们应该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对于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培育工作,让他们能够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具备较高的生态伦理意识,促进他们更为积极主动的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部;
【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科项目“城乡统筹中农民生态道德的培育与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1RWZX06-4)
【分类号】:G725
【正文快照】: 一、论题背景根据我国在2010年的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我们发现,我国农村的污染排放已经达到了50%以上,很多农村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民对于所处的生态环境表现出极大的不满。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农民生态伦理意识不够强,因而,严重威胁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贺新春;黄梅珍;;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民生态伦理教育[J];成人教育;2009年01期
2 卓越;赵蕾;;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3期
3 高红杰;;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解析[J];商业时代;2010年36期
4 姜春云;;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J];求是;2011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俊红;蒋国华;;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2 贺新春;刘既明;;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特点和目标[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顾协国;孙兴富;;生态文明背景下地方农林院校的使命与对策——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7期
4 曹春梅;李俊生;;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桂海论丛;2009年02期
5 朱慧;马瑞君;邢树文;曾宪锋;唐为萍;;师范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与生态文明[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2期
6 刘智元;;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农民生态伦理素质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6期
7 侯颖;;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师范院校生态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01期
8 陈小娜;赵越强;;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与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05期
9 耿慧娟;;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3年06期
10 刘智元;蒋菠;;提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是丽娜;王国聘;;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晔;;生态乡村建设模式与途径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鹏;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宫长瑞;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香杰新;东莞市环境公民社会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丽;面向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章燕妮;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及其实现路径[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敖敏;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域文化作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伍朝斌;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行政责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王萌;马克思的生态观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曾凡涛;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D];延安大学;2011年
7 韦玮;当代土家族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翟金德;论现代城市公民的生态素养及其培育[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景屏;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中的中国企业环境责任[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宋小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伦理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邢永富;世界教育的生态化趋势与中国教育的战略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胡雅波;;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新探[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3 马纯红;;生态伦理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关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伦理思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魏彩霞;王孝启;;从可持续发展看生态伦理教育的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J];南开学报;1999年03期
6 管爱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的价值观转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1期
7 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武青艳;影响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提高的因素分析[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杨晗;;浅谈当代生态伦理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冀红;刘经伟;;生态文明的道德维度初探[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2 刘卫星;;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解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周兰珍;;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维度[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程秀波;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州学刊;2003年04期
5 谢青松;;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支持与法律保障[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6 罗维萍;;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28期
7 方世南;;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文明理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李瑞芳;;生态文明建设视阈的企业生态社会责任提升[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20期
9 贾乐芳;;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J];理论月刊;2008年12期
10 惠保德;;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浅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有祥;;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探讨[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2 陈海勇;;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公共行为研究[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3 ;建设环境优美、永续发展的美好家园——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4 舒心心;;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美珍;张爱娥;;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个案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陈学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7 尹伟伦;;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词[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雪华;;土地生态伦理宣扬和土地生态文明建设[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9 牛国元;司继涛;;建设低碳城市是银川市利用对外开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选择[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本刊编辑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 编者按[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殷珂;大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N];黄石日报;2008年
2 记者 郑亚伟;生态文明建设是丽水发展的新机遇[N];丽水日报;2008年
3 ;呼伦贝尔:应对新一轮经济变迁 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N];中国信息报;2008年
4 马永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毕节日报;2008年
5 赵美珍 章进 张爱娥;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研究[N];常州日报;2008年
6 杨跃光 余咏梅 龙明玉;一幅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7 ;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走进全国前列[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8 刘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公益基金成立[N];国际商报;2008年
9 蔡超然 赖虔平;推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N];江西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龙莹;打造靓丽风景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N];团结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益元;醴陵县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D];复旦大学;2004年
2 陆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4 黄晓园;滇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5 王周;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魏晓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任俊华;儒道佛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9 李光宇;农民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刘金海;集体产权变迁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瑞法;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莹;文学活动的生态审美视域与生态伦理叙事[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晓燕;用生态伦理理论分析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显宁;论中国生态伦理的本土化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何先月;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向度[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姚莉;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想[D];苏州大学;2001年
7 傅莉莉;中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汤建龙;论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控:生态伦理和可持续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姬志闯;“人”的失落与回归[D];河南大学;2004年
10 徐少亚;生态伦理:超越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35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33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