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论学校特色文化钩沉对继续教育文化创新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05 10:21

  本文选题:历史文化 切入点:继续教育文化 出处:《继续教育研究》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学校特色文化的沉淀与传承需要载体,校庆文化是集中展示学校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校庆文化具有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成效创新等特点,与传统校园文化浸润相比,对学校历史文化的钩沉与集中展示更容易赢得广大师生、校友的认同感、抒发自豪感、激发责任感、赋予使命感。学校历史文化是继续教育文化营造的文化驱动和营养供给。从教育载体宏观层面剖析,校庆文化因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展示集中、感受直观而深受广大学生欢迎,从而喜闻乐见;微观层面则表现在教育实践中产生氛围浓厚、参与广泛、诱导共情、影响深远等教育影响,从而成为创新继续教育文化的新思路、新平台、新阵地。
[Abstract]:Schoo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how school history and culture. School cul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 innovation, content innovation, platform innovation, effect innovation, etc.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ampus culture infiltration, it is easier to wi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alumni 'identity, express their pride and stimulate thei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by show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school.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school is the cultural drive and nutrition suppl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culture. From the macro level of educational carrier analysis, the school celebration culture, because of its complete system, rich content, concentrated display, Feeling intuitive and popular with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so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see it; at the micro level, there is a strong atmosphere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participation in a wide range, elicitation of empathy, far-reaching impact on education, and so on. Thus become the new thought, the new platform, the new position of innovating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culture.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DJD009)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GJS-XKT1201);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重点项目(编号:xc212002)阶段成果
【分类号】:G7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真;学校特色结构要素探析[J];教育改革;1995年04期

2 李有毅;;学校品质要立足于学校特色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4年01期

3 韩大勇;张永泉;;从学校特色走向特色学校——对话天津市第二十中学校长张永泉[J];天津教育;2012年04期

4 郭继东;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辨析──学校创建特色研究中概念界定的再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0年11期

5 曹良成;创建学校特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李保强;学校特色建设研究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年01期

7 田锦,杨广利;发挥学校特色 以创新服务行业[J];科技·人才·市场;2002年03期

8 李忠 ,吴为民;学校特色建设在浦东[J];人民教育;2003年10期

9 胡斌;学校特色建设初探[J];人民教育;2003年Z2期

10 李庆平,刘方庆;实施文化立校方略 增强学校持续发展动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元锴;;尊重文化多样 策划学校特色[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2 朱道全;代凯生;;推进教学改革 打造学校特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3 赖勇;;立足“人”字下功夫,写好学校特色大文章[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4 冯琛琛;尹洪;;基础教育区域性发展与学校特色发展研究[A];基础教育区域性发展的理论视野与实践模式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2年

5 王孟如;;学校特色建设的理解、思考和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6 耿贤;王淑珍;;一个就是一切——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和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7 张守银;;立足校本 依托师本 发展生本[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8 王国士;;重建学校文化 构建和谐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甘肃卷)[C];2010年

9 胡骁;;缔造文化品格 凸显学校特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10 张书宸;;打造学校特色 营造精神家园[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爱铭 彭薇;学校信息充分有助缓解“择校热”[N];解放日报;2010年

2 吴江市教育局 沈正元;特色不是什么?[N];江苏教育报;2011年

3 通讯员 刘粉莉 见习记者 黄冉;两岸的做法不一样,却传递着一个共同理念 发展学校特色,归根结底是为学生成长服务[N];杭州日报;2011年

4 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局长 桑新华;关于学校文化的初步解读[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吴江市高级中学 李雪林;让学校成为文化的领跑者[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6 苏令;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马小强;尝试以学校增值评价推进教育公平[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大连市第十三中学校长 辛明生;让特色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N];大连日报;2007年

9 福建教育学院教育教授 张祥明;盘活学校特色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吴勇;特色发展:为学校定制一件漂亮的衣服[N];江苏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庄西真;学校行为的社会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闫德明;学校品牌个性的组织识别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宁本涛;经济学视野中的学校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史根林;名校论[D];苏州大学;2007年

7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静;学校特色发展:探索与超越[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建强;城市化进程中创建精品学校的实践与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潘瑞玲;区域文化影响学校特色构建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仇光鹏;美国加速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杜德安;学校发展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建华;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唐锡海;校本课程中的学校特色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程飞;学校形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巍;转制学校的特征及改进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琼芳;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学校特色的形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69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569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6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