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教学方案对阅读障碍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成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11:02
本文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方案对阅读障碍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成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阅读障碍作为学习障碍的一个分支,其主要表现为在智力与常人并无明显差异之前提下,阅读理解存在不可逆困难,并跟随人一生。阅读理解能力不仅作为学业成就的决定性指标之一,而且对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基于阅读障碍儿童在阅读理解时常伴随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技巧匮乏、无法理解表层文意等问题,思维导图教学方案为阅读障碍儿童成功构建一个可视化图示,使他们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掌握故事内容与结构。本研究将思维导图教学方案运用于阅读障碍儿童中,旨在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方案对阅读障碍儿童阅读理解能力之成效。本研究采用单一受试法中的跨被试多探试设计。研究工具包括:《韦氏智力量表》;《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自编阅读理解测验》、《教师与家长访谈表》。经研究者将资料处理和分析之后,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一.经过思维导图教学方案干预后,对小学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提升效果。二.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方案介入后,对小学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维持成效。三.小学阅读障碍学儿童对“文章中明示的问题(textually explicit questions)”的解答,呈现出进步成效。四.小学阅读障碍儿童对“文章中隐含的问题(textually implicit questions)”的解答,呈现进步的效果。五.小学阅读障儿童对“文章中涉入个人经验的问题(scriptually implicit questions)”,呈现提升效果。六.思维导图的教学成效获得受试者本人及其家长,语文老师的支持与肯定。七.根据实验效果和背后成因,提出思维导图教学方案的三个原则:视觉化的呈现方式;支架式教学过程;简单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 阅读障碍 阅读理解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1
- 1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11-17
- 1.1.1 阅读障碍是当前研究热点11
- 1.1.2 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1-12
- 1.1.3 思维导图教学方案的优越性12-17
- 1.2 研究内容17
- 1.3 研究意义17-18
- 1.4 名词解释18-22
- 1.4.1 思维导图18
- 1.4.2 阅读障碍儿童18-19
- 1.4.3 阅读理解能力19-20
- 1.4.4 电子绘本故事20-22
- 2 文献综述22-33
- 2.1 阅读障碍的相关研究综述22-25
- 2.1.1 阅读障碍的定义综述22
- 2.1.2 阅读障碍的鉴别标准与模式22-24
- 2.1.3 不同语言符号系统下阅读障碍的研究24-25
- 2.1.4 不同书面形态下汉语阅读障碍相关研究25
- 2.2 阅读理解的相关研究综述25-29
- 2.2.1 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25-27
- 2.2.2 阅读理解的教学模式相关研究27
- 2.2.3 阅读理解教学策略相关研究27-29
- 2.3 思维导图研究综述29-33
- 2.3.1 思维导图的研究现状29-33
- 3 研究设计33-46
- 3.1 研究目的33
- 3.2 研究架构33-34
- 3.3 研究方法34-41
- 3.3.1 实验变量35-36
- 3.3.2 研究对象36-39
- 3.3.3 实验设计39-41
- 3.4 研究工具41-44
- 3.4.1 教学工具41-42
- 3.4.2 评量工具42-44
- 3.5 资料处理44-46
- 3.5.1 目视分析44-45
- 3.5.2 社会效度分析45-46
- 4 研究结果46-60
- 4.1 思维导图之教学成效和维持成效分析46-55
- 4.1.1 受试甲教学成效分析50-52
- 4.1.2 受试乙教学成效分析52-53
- 4.1.3 受试丙教学成效分析53-55
- 4.2 受试在自编阅读理解测验不同题型的表现55-58
- 4.3 社会效度分析58-60
- 4.3.1 受试者本人的看法58
- 4.3.2 受试者家长的看法及建议58-59
- 4.3.3 受试者教师的看法及建议59-60
- 5 讨论与分析60-66
- 5.1 思维导图教学方案对阅读障碍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成效探讨60-63
- 5.1.1 思维导图教学方案对受试阅读理解能力的成效分析60
- 5.1.2 受试接受思维导图教学方案后在AB类题型的成效60-61
- 5.1.3 导致部分项目趋向走势处于变动的原因探讨61-63
- 5.2 本研究教学原则总结63
- 5.3 社会效度讨论63-64
- 5.4 阅读障碍儿童个别化教学的思考64-66
- 6 结论与建议66-68
- 6.1 结论66
- 6.2 建议66-68
- 6.2.1 教学方面的建议66-67
- 6.2.2 研究对象的建议67
- 6.2.3 实验设计的建议67-68
- 参考文献68-71
- 附录A71-75
- 附录B75-76
- 附录C76-77
- 附录D77-78
- 附录E78-81
- 附录F81-82
- 附录G82-87
- 附录H87-88
- 附录I88-91
- 附录J91-98
- 附录K98-100
- 附录L100-102
- 附录M102-104
- 致谢1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芳;PASS认知历程模式及其在阅读障碍儿童中的运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5期
2 刘翔平,丁玎,杨双;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干扰抑制能力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8期
3 张婵;盖笑松;;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朗读错误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2期
4 贺兴;薛锦;舒华;;规则性和透明度对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输出的影响——来自联结主义模型的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5 刘翔平,候典牧,杨双,杜雯
本文编号:290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9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