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社交故事提升自闭症儿童认知共情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03:06
  认知共情是指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指认和理解,其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能否准确的识别与理解他人的情绪会影响到社会交往的质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的精神发育障碍,其由于在心智机能方面存在缺陷,在面对社交情景时难以理解和应对,表现出认知共情能力的不足。如何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共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社交故事这一干预方法,目的是借助编写符合个案需求的社交故事,提升其认知共情能力。文章选取特殊教育机构的一名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交故事干预训练,采用单一被试的研究方法验证其干预效果。方法:在北京某特殊教育机构对儿童年龄、性别、语言能力进行调查,进行被试筛选工作。个案将进行情绪识别与理解任务测试,通过任务分数的变化观察干预效果。实验分为基线期A1、干预期B和维持期A2三个阶段。研究同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对实验收集的情绪识别与情绪理解的数据变化及个案在实验期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社交故事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在情绪识别与情绪理解方面:(1)干预期B数据高于基线期A1,差异显著,干预具有立即成效(2)维持期A...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自闭症谱系障碍
        1.3.2 认知共情
        1.3.3 社交故事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共情
    2.2 正常儿童共情的发展与其研究
    2.3 自闭症与共情
        2.3.1 自闭症的共情缺陷
        2.3.2 认知共情理论的发展
        2.3.3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共情缺陷
    2.4 社交故事干预的相关研究
        2.4.1 社交故事的理论基础与应用
        2.4.2 有关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故事干预研究
    2.5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框架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实验方法
        3.3.3 变量分析
        3.3.4 研究工具
        3.3.5 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 研究过程
    4.1 研究阶段
    4.2 社交故事样本
    4.3 干预时间及场所选择
    4.4 目标行为的设定
    4.5 社交故事的发展过程
        4.5.1 目标行为选取过程
        4.5.2 社交故事发展过程
        4.5.3 本研究采用的社交故事
    4.6 教学实践
        4.6.1 教学设计
        4.6.2 教学片段举例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认知共情数据分析
        5.1.1 情绪识别数据分析
        5.1.2 情绪理解数据分析
    5.2 认知共情质的资料分析
        5.2.1 情绪识别变化质的描述
        5.2.2 情绪理解变化质的描述
    5.3 综合讨论
        5.3.1 社交故事的成效
        5.3.2 干预成功的重要因素
        5.3.3 研究的不足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研究的建议
        6.2.1 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建议
        6.2.2 对家长的建议
        6.2.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学生兴趣调查表(偏好物调查)
附录2:情绪识别与理解测试材料示例
附录3:情绪识别与理解任务计分表
致谢



本文编号:3361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361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2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