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发布时间:2021-08-25 03:1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经历了五次课程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1)初创期(1949—1976年);(2)重建期(1977—1992年);(3)发展期(1993—2006年);(4)初步成熟期(2007—2015年);(5)全面深化期(2016年至今)。五次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1)课程目标从简单移植逐步走向本体回归;(2)课程内容从功能单一逐步走向多元整合;(3)课程实施从固定封闭逐步走向弹性开放;(4)课程评价从静态单一逐步走向动态多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经验是:(1)始终坚持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2)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3)始终坚持探索中国特色课改经验;(4)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实证精神。我国未来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是:(1)构建融合共通的课程体系;(2)强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3)提高课程实施的保障水平;(4)启动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测。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201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新中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
1.1 初创期(1949—1976年)
1.2 重建期(1977—1992年)
1.3 发展期(1993—2006年)
1.4 初步成熟期(2007—2015年)
1.5 全面深化期(2016年至今)
2 新中国70年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总体趋势
2.1 课程目标:从简单移植逐步走向本体回归
2.2 课程内容:从功能单一逐步走向多元整合
2.3 课程实施:从固定封闭逐步走向弹性开放
2.4 课程评价:从静态单一逐步走向动态多元
3 新中国70年特殊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经验
3.1 始终坚持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
3.2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3 始终坚持探索中国特色课改经验
3.4 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实证精神
4 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前瞻
4.1 构建融合共通的课程体系
4.2 强化课程标准的引领地位
4.3 提高课程实施的保障水平
4.4 启动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一年级)》编写理念与特点解析[J]. 王旭刚. 现代特殊教育. 2019(09)
[2]我国统编教材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经验[J]. 郭戈. 课程.教材.教法. 2019(05)
[3]践行课标理念,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J]. 雷江华. 现代特殊教育. 2019(07)
[4]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对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关注及其启示——以PISA、NAEP、NAPLAN为例[J]. 李刚,辛涛.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2)
[5]以人为本 面向未来——聋校义务教育化学教材的改革[J]. 乔国才. 中国特殊教育. 2018(09)
[6]关于办好特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考——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J]. 丁勇.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8)
[7]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制订研究[J]. 黄伟.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4)
[8]以专业取向促内涵发展:《残疾人教育条例》解读[J]. 刘春玲,汪海萍.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3)
[9]论课程标准及其体系建设[J]. 何玉海,王传金. 教育研究. 2015(12)
[10]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比较研究[J]. 华京生. 中国特殊教育. 2014(10)
本文编号:3361269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201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新中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
1.1 初创期(1949—1976年)
1.2 重建期(1977—1992年)
1.3 发展期(1993—2006年)
1.4 初步成熟期(2007—2015年)
1.5 全面深化期(2016年至今)
2 新中国70年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总体趋势
2.1 课程目标:从简单移植逐步走向本体回归
2.2 课程内容:从功能单一逐步走向多元整合
2.3 课程实施:从固定封闭逐步走向弹性开放
2.4 课程评价:从静态单一逐步走向动态多元
3 新中国70年特殊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经验
3.1 始终坚持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
3.2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3 始终坚持探索中国特色课改经验
3.4 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实证精神
4 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前瞻
4.1 构建融合共通的课程体系
4.2 强化课程标准的引领地位
4.3 提高课程实施的保障水平
4.4 启动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一年级)》编写理念与特点解析[J]. 王旭刚. 现代特殊教育. 2019(09)
[2]我国统编教材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经验[J]. 郭戈. 课程.教材.教法. 2019(05)
[3]践行课标理念,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J]. 雷江华. 现代特殊教育. 2019(07)
[4]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对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关注及其启示——以PISA、NAEP、NAPLAN为例[J]. 李刚,辛涛.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2)
[5]以人为本 面向未来——聋校义务教育化学教材的改革[J]. 乔国才. 中国特殊教育. 2018(09)
[6]关于办好特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考——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J]. 丁勇.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8)
[7]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制订研究[J]. 黄伟.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4)
[8]以专业取向促内涵发展:《残疾人教育条例》解读[J]. 刘春玲,汪海萍.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3)
[9]论课程标准及其体系建设[J]. 何玉海,王传金. 教育研究. 2015(12)
[10]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比较研究[J]. 华京生. 中国特殊教育. 2014(10)
本文编号:3361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36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