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建构研究——基于地方性知识开发视角
发布时间:2021-08-29 15:03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为兼顾民族教育发展的民族性需要,民族师范院校必须培养具有地方性知识与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少数民族教师。扎根地方性知识与建构地方课程,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民族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现实需要与价值诉求。基于地方性知识的特点与民族教师教育的多重属性,建构少数民族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必须坚持方向性、民族性、科学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下,从学科课程、实践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三方面对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进行深度阐释与系统整合。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19,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及其教育价值透视
二、民族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建构的内在机理
(一)作为民族知识分子的民族教师肩负传递地方性知识的职责
(二)当前形势下民族教师是学校教育传承地方性知识的主体
(三)地方性知识是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需要与内在诉求
(四)扎根地方性知识建构地方课程是新课改背景下民族教师跨文化教育能力生成的需要
三、民族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民族性原则
(三)科学性原则
(四)发展性原则
四、民族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地方课程的建构策略
(一)加强地方课程建构主体间协同合作
(二)深化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的学科整合
(三)建构走向民族生活世界的实践课程
(四)建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 褚宏启. 教育研究. 2013(11)
[2]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开发[J]. 曾宝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3]如何思考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建设[J]. 马戎.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01)
[4]乡土知识与社区可持续生计[J]. 邢启顺. 贵州社会科学. 2006(03)
[5]地方性知识与地方课程开发——一种批判性反思[J]. 蒋红斌.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04)
[6]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 盛晓明. 哲学研究. 2000(12)
[7]从文化的变迁看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 汪霞. 外国教育资料. 1999(03)
本文编号:3370870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19,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及其教育价值透视
二、民族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建构的内在机理
(一)作为民族知识分子的民族教师肩负传递地方性知识的职责
(二)当前形势下民族教师是学校教育传承地方性知识的主体
(三)地方性知识是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需要与内在诉求
(四)扎根地方性知识建构地方课程是新课改背景下民族教师跨文化教育能力生成的需要
三、民族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民族性原则
(三)科学性原则
(四)发展性原则
四、民族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地方课程的建构策略
(一)加强地方课程建构主体间协同合作
(二)深化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的学科整合
(三)建构走向民族生活世界的实践课程
(四)建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 褚宏启. 教育研究. 2013(11)
[2]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开发[J]. 曾宝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3]如何思考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建设[J]. 马戎.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01)
[4]乡土知识与社区可持续生计[J]. 邢启顺. 贵州社会科学. 2006(03)
[5]地方性知识与地方课程开发——一种批判性反思[J]. 蒋红斌.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04)
[6]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 盛晓明. 哲学研究. 2000(12)
[7]从文化的变迁看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 汪霞. 外国教育资料. 1999(03)
本文编号:3370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37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