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与其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23:10
本文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与其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但是新的就业途径和就业形势给不少高职生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择业取向和个人价值观在人的职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特定父母教养方式下形成的个人价值观和所从事的职业类型和职业环境相匹配,就可以促进个人能力的发挥,增强个人的职业适应性、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了解和考察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与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等现状,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展开。 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大学生个人价值观量表和霍兰德职业倾向量表对752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运用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高职大学生的择业取向主要在社会类和事业类职业。 2高职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存在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 3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和所有职业取向正相关;父亲严厉和过度干涉的教养方式与现实性职业取向正相关;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和现实型和调研型职业取向正相关。 4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和社交型、事业型和传统型职业取向正相关;过度干涉、保护教养方式和现实型职业取向正相关;惩罚、严厉母亲教养方式和现实型 和调研型职业取向正相关。5高职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其职业取向有关系,表现为智慧类,平衡和谐类,名利类,E取向类和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和所有的职业取向都相关;但是道德爱心类价值观的形成与现实型职业取向无关,努力类价值观的形成与现实型和传统型无关,情感类价值观形成与调查型职业取向无关。 6根据逐步回归分析法,发现个人价值观中的智慧维度对R, I, A, S, E型择业取向均有正向预测作用,E取向对S,E,C型择业取向有正向预测的作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温暖理解因子对R, I, S, E, C型择业取向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但是母亲的温暖理解因子对R型择业取向有负向预测作用;父亲的拒绝否认对R和Ⅰ型择业取向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对S,E,C型择业取向都有负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个人价值观 择业取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15.5;C913.2;G7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1 绪论11-13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意义11-13
- 1.2.1 理论意义11-12
- 1.2.2 现实意义12-13
- 2 文献综述13-24
- 2.1 父母教养方式13-15
- 2.1.1 家庭环境理论13
- 2.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结构和测量13-14
- 2.1.3 父母教养方式的有关研究14-15
- 2.2 价值观15-17
- 2.2.1 价值观的定义和测量15-16
- 2.2.2 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研究16-17
- 2.3 择业取向17-23
- 2.3.1 择业取向的定义17
- 2.3.2 择业取向的相关理论17-19
- 2.3.3 择业取向的结构与测量19-22
- 2.3.4 择业取向的影响因素22-23
- 2.4 以往研究的不足和问题提出23-24
- 2.4.1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23
- 2.4.2 研究假设23-24
- 3 研究方法24-26
- 3.1 取样24
- 3.2 研究工具24-25
- 3.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24
- 3.2.2 大学生个人价值观量表24
- 3.2.3 Holland职业倾向量表24-25
- 3.3 研究程序25
- 3.4 统计方法25-26
- 4 研究结果26-34
- 4.1 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一般特点26
- 4.2 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性别、年级与专业差异26-28
- 4.2.1 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性别差异26-27
- 4.2.2 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年级差异27
- 4.2.3 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专业差异27-28
- 4.3 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和个人价值观的相关分析28-30
- 4.3.1 高职大学生父母抚养方式与择业取向的相关分析28-29
- 4.3.2 高职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择业取向的相关分析29-30
- 4.4 高职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对择业取向的预测作用30-34
- 4.4.1 R型(实际型)择业取向对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的回归分析30
- 4.4.2 I型(调研型)择业取向对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的回归分析30-31
- 4.4.3 A型(艺术型)择业取向对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的回归分析31
- 4.4.4 S型(社会型)择业取向对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的回归分析31-32
- 4.4.5 E型(事业型)择业取向对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的回归分析32
- 4.4.6 C型(传统型)择业取向对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的回归分析32-34
- 5 讨论34-40
- 5.1 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一般特点34
- 5.2 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人口学差异34-36
- 5.2.1 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性别差异34-35
- 5.2.2 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年级差异35
- 5.2.3 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专业差异35-36
- 5.3 高职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择业取向的关系36
- 5.3.1 高职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与择业取向的关系36
- 5.3.2 高职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与择业取向的关系36
- 5.4 高职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择业取向的关系36-37
- 5.5 高职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对择业取向的影响37-38
- 5.6 本研究的不足38
- 5.7 教育建议38-40
- 6 结论40-41
- 6.1 研究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附录44-52
- 后记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新蓉;关于教育价值观的冲突或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薛利锋;;大学生择业心理与择业价值观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赵秀娟;论价值观念对人格塑造的影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高峻,,边雪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特征与价值观建设[J];河北学刊;1996年01期
5 徐平;;大学生择业观相关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6 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6期
7 李建伟;曹光海;余鹏;李飞;;家庭环境因素与特殊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8 陈正良;社会价值导向与现代价值理性的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9 李文晋;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哲学思考[J];民族论坛;2005年06期
10 刘广珠;职业兴趣的测量与应用[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文;大学生价值观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与其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39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