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早期隔代抚养对初中生教育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17 20:59
  隔代抚养是我国早期养育中的常见模式,但其效果众说纷纭。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调查数据,考察儿童学前是否隔代抚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儿童初中阶段的教育(学业成绩、认知能力分数)和健康(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有超过1/4的儿童在学前主要由祖辈进行隔代抚养。其次,城镇地区的父母教育程度越高,越可能采取隔代抚养,但在农村不显著。第三,简单OLS回归和定序logit回归表明早期隔代抚养对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无显著影响,但对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存在一定消极效应。利用倾向值匹配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支持这一简单回归结论。第四,早期隔代抚养对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存在异质化效应,对家长教育水平较低的弱势家庭孩子有显著积极效应。 

【文章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隔代抚养现状及其效应
    (一)隔代抚养现状
    (二)隔代抚养的效应
二、研究设计:数据、变量与模型
三、分析结果
    (一)谁被隔代抚养?
    (二)隔代抚养的效应
    (三)稳健性检验:倾向值匹配
    (四)隔代抚养的异质性结果
四、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早期健康与阶层再生产[J]. 洪岩璧,刘精明.  社会学研究. 2019(01)
[2]转型时期的父亲责任、权利与研究路径——国内父职社会学研究述评[J]. 王向贤.  青年研究. 2019(01)
[3]中国儿童照顾政策体系:回顾、反思与重构[J]. 岳经纶,范昕.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9)
[4]变迁中的中国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发展[J]. 吴愈晓,王鹏,杜思佳.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2)
[5]父母异地非农就业对农村儿童营养摄入的影响研究[J]. 徐志刚,钟龙汉,周宁,陆五一.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6]人口政策议题转换:从养育看生育——“全面二孩”下中产家庭的隔代抚养与儿童照顾[J]. 钟晓慧,郭巍青.  探索与争鸣. 2017(07)
[7]儿童照管、公共服务与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来自CFPS数据的证据[J]. 熊瑞祥,李辉文.  经济学(季刊). 2017(01)
[8]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重构[J]. 彭希哲,胡湛.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2)
[9]隔代抚养对婴幼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J]. 张月芳,王伟,朱亚宁,杨丽芳,张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10)
[10]隔代抚养对儿童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一年追踪研究[J]. 郭筱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6)



本文编号:3501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501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6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