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楚雄“农文网培学校”与农村创意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5-24 04:14

  本文关键词:楚雄“农文网培学校”与农村创意经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经济水平的高低,西部欠发达地区还未完全实现网络信息的全面覆盖,农民文化素质和农村经济水平偏低,城乡二元问题和“三农”问题突出。近年来,农民文化理念、文化自信、创新意识的塑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创意农产品的生产;农村与外界信息的对接是当前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任务,基于此,国家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硬件设施配备和制度、政策、法规的配套实施,领导人员和农民群众自身文化意识得到一定提升,在改善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楚雄州“农文网培学校”作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创新模式,以信息快捷、服务便捷让边远地区农民群众实现了“不出茅庐,足以知天下大事”。通过“农文网培学校”对农耕渔牧业的技术指导、文化引导,农民群众在传统农耕渔牧业中加入创意,增加了产品附加值。通过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等农村创意经济的萌芽,并逐步发展带动了乡村文化旅游、民族民间手工艺、演出演艺、会展节庆等门类的发展。随着创意产品丰富,市场扩大,农村创意经济的开发和拓展将形成经济形态更为广阔的乡村文化产业。楚雄州“农文网培学校”通过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文化道德和树立了正确价值观,让农民提升文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意人才;其次,通过知识技能提升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培育出创新型的生产方式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作为信息传输的渠道和平台“农文网培学校”促进了农村与外界经济、文化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助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政府前期主导的“农文网培学校”在以上三方面的作用形成了农村创意经济发展的三要素,即:农民文化自觉意识提升与创新意识的塑造形成文化理念,培养创意人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不断推出创意产品;农村与外界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交换培植和扩大了市场。“农文网培学校”作为农村创意经济及拓展形成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孵化器。
【关键词】:农文网培学校 文化创意人才 农村创意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7;G7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8-11
  • 二 农村创意经济研究现状11-13
  • 三 研究内容13-15
  • 第一章 楚雄州“农文网培学校”现状分析15-25
  • 一 “农文网培学校”概念阐述15-17
  • 二 楚雄州“农文网培学校”概况17-21
  • (一) 精神文化需求层面18-19
  • (二) 知识技能层面19-20
  • (三) 渠道平台构建层面20-21
  • 三 楚雄州“农文网培学校”的个案分析21-25
  • 第二章 楚雄州“农文网培学校”与创意经济的培育25-38
  • 一 “农文网培学校”与创意人才的培养26-29
  • (一) 文化价值观的新塑造26-28
  • (二) 群众文化活动效应凸显28-29
  • 二 “农文网培学校”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发展29-33
  • (一) 知识技能的输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30-32
  • (二) 文化创新意识的植入推进生态农业发展32-33
  • 三 “农文网培学校”的市场对接33-38
  • (一) 市场信息渠道的畅通33-36
  • (二) 市场平台的引导和构建36-38
  • 第三章 楚雄农村创意经济的开发和拓展38-51
  • 一 楚雄州农村创意经济的开发38-41
  • (一) 楚雄州农村创意经济与乡村文化旅游38-40
  • (二) 楚雄州农村创意经济与会展节庆40
  • (三) 楚雄州农村创意经济与民族民间手工艺40
  • (四) 楚雄州农村创意经济与乡村演出演艺40-41
  • 二 楚雄州农村创意经济的拓展41-51
  • (一) 乡村文化市场的培育43-45
  • (二) 乡村文化产品的生产45-47
  • (三) 乡村文化产业的现代化意义47-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炳军;;文化建设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2 陈宏毅;;农业创意经济推进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3 廖乐焕;;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关系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4 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年04期

5 孙智英;;创意经济的形态和业态研究[J];东南学术;2008年06期

6 王义宏;;创意经济与传统农村经济耦合机理的探讨[J];调研世界;2010年05期

7 陈立旭;论文化产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致性和矛盾性[J];桂海论丛;1997年05期

8 李德建;马漓,

本文编号:389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89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3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