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基于投资主体的我国非正规教育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8 15:02

  本文关键词:基于投资主体的我国非正规教育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非正规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本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非正规教育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受到重视。我国自1995年教育改革开展以来,在非正规教育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绩。扫盲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在职培训为各类人群接受更高级别的教育提供了可能,拓展了社会上升空间;私人资本进入教育培训市场,为教育市场注入了活力,丰富了教育市场的教育服务种类和服务层次。但是,我国的非正规教育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非正规教育体系的不明确导致政府监管和投资者投资方向不明确、投资量受到限制;其次,对非正规教育的分割研究不能使非正规教育形成有机整体,与正规教育体系也缺乏联系;再次,非正规教育市场缺乏监管也不利于其持续发展。 本研究选取人力资本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非正规教育的内涵、作为混合产品的经济学性质,以及当前我国非正规教育的主要领域,如扫盲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育补习等。结合这几个领域的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当前我国的非正规教育存在体系不明确、投资机制不健全、教育服务市场积弊较多等问题。研究选取非正规教育的四个典型投资主体作为研究起点,通过对政府、企业、个人、非政府组织四个投资主体投资非正规教育的动机分析,明确各主体在投资非正规教育所具有的利益动机和投资形式,以期在后续的体系构建中引入针对投资主体的制约和激励因素。通过对我国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受教育状况、居民收入状况近十年统计数据的定性分析,证明我国未来大力发展非正规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都需要对青壮年人口乃至全体劳动人口进行后续教育,,非正规教育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为加大家庭成员非正规教育投资提供了可能。基于对四个投资主体的投资动机分析,本研究试图提出一个以投资主体为研究起点的非正规教育体系框架。最后对非正规教育体系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进行简要分析。内部结构主要包括非正规教育体系的构建理念、内部划分、投资机制和内部监督评价;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正规教育的衔接、法规制度保障和社会认同。
【关键词】:非正规教育 教育投资 人力资本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2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插图和附表清单9-10
  • 第一章 导论10-18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一) 研究背景10-11
  •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11
  •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1-16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6
  • (一) 研究方法16
  • (二) 研究思路16
  • 四、 结论与创新16-18
  • (一) 研究结论16-17
  • (二) 研究创新17-18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18-26
  • 一、 关键概念分析18-23
  • (一) 非正规教育18-20
  • (二) 正规教育20-21
  • (三) 教育投资21-23
  • 二、 理论基础23-26
  • (一) 人力资本理论23-24
  • (二) 公共产品理论24-26
  • 第三章 我国非正规教育的发展现状26-34
  • 一、 非正规教育涉及的教育形式26-30
  • (一) 扫盲教育26-27
  • (二) 继续教育27
  • (三) 非正规职业教育27-28
  • (四) 远程教育28-29
  • (五) 特殊教育29
  • (六) 教育补习29-30
  • 二、 当前非正规教育存在的问题30-34
  • (一) 教育体系不完善30-31
  • (二) 教育投资不足31-32
  • (三) 家庭(个人)投资缺乏引导32
  • (四) 非正规教育市场的消极表现32-34
  • 第四章 非正规教育投资主体分析34-42
  • 一、 政府在非正规教育领域的投资分析34-37
  • (一) 政府投资非正规教育的行为分析34-36
  • (二) 政府支出领域和支出规模36-37
  • 二、 企业在非正规教育领域的投资分析37-38
  • (一) 企业投资非正规教育的行为分析37
  • (二) 企业投资非正规教育的形式37-38
  • 三、 个人在非正规教育领域的投资分析38-39
  • (一) 个人投资非正规教育的行为分析38-39
  • (二) 个人投资非正规教育的领域39
  • 四、 非政府组织在非正规教育领域的投资分析39-42
  • (一) 非政府组织的投资动机39
  • (二) 非政府组织开展非正规教育的形式39-42
  • 第五章 我国非正规教育体系的构建42-57
  • 一、 非正规教育需求因素分析42-47
  • (一) 人口与受教育因素42-46
  • (二) 居民收入因素46-47
  • 二、 非正规教育体系构建47-49
  • (一) 非正规教育的投资模式47-48
  • (二) 我国的非正规教育体系框架48-49
  • 三、 非正规教育体系的内部结构49-51
  • (一) 非正规教育的内部特征49
  • (二) 非正规教育体系的投资结构49-51
  • 四、 非正规教育体系的外部环境51-57
  • (一) 与正规教育的沟通与衔接51-53
  • (二) 法律与政策支持53-55
  • (三) 非正规教育监督与评价55-56
  • (四) 社会认同56-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美招;杨罗观翠;;理性选择与贫困缓解——基于国际NGO教育扶贫行为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孙诚;张晓光;;中国非正规教育体系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践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王华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扫盲教育研究综述[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张国义;;试析非正规教育与民间资本投入潜力[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6期

5 张子照;我国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理论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2期

6 秦社华;李勇;;加大政府教育投资必要性的实证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罗建河;沈栩;;试析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J];教学与管理;2010年06期

8 赵红梅;;教育的外部影响与投资主体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24期

9 赵艳芹;宁丽新;朱翠兰;;西方公共产品理论述评[J];商业时代;2008年28期

10 杨选良,张完定;个人教育投资与市场结构的经济学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英婕;民办教育投资环境与投资方向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李霞;我国教育投资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朱仁宏;中国应试培训产业增长范式与政府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喜秋;中小学生校外课程辅导的问题及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谢前任;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投资主体的我国非正规教育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402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a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