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2 19:07

  本文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女教育家,她的教育见解及教育方法不仅遍及世界各地,而且对各地的教育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全球是较先进、科学、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之一,是儿童教育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具体体现。蒙台梭利的具体教育方法以“有准备的环境”为核心,由“有准备的环境”、作为“导师”的成人和作为活动对象的“工作材料”组成,是“环境”“导师”和“材料”的三位一体,是在精心准备的适宜环境中,在导师引导下让儿童自主活动的方法。正确使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对提高儿童教育的质量,实现儿童教育目标有重要的作用。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全球推广近百年,取得了丰硕的的成果。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我国教育理论界对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了许多有益研究和探索,但大多局限于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介绍、评析以及其在幼儿园中教育模式的应用,却鲜为关注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实践的具体现状以及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蒙台梭利教育不仅是幼儿园应用的教育模式,更应伴随着儿童生命的开始,在家庭中运用起来。本论文以蒙台梭利家庭教育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在家庭教育层面的实施原则即:预备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准备相对安全的空间、有秩序感的家庭生活、在生活中多提供给儿童成功的机会、给儿童创造跟同伴社交的机会、家长多以正面积极词语鼓励儿童等;同时探讨了蒙台梭利家庭教育创设的理论基础:儿童心理发展存在“胚胎期”、“敏感期”、“阶段性”和“吸收期”这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围绕蒙台梭利在儿童家庭教育中可实施的现实情况和实施原则出发,主要从“家庭环境创设”、“儿童工作本能”、“父母使命和角色”、“感觉教育”以及“家庭和谐教育”这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本论文从蒙台梭利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学前教育家庭层面和其他相关层面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法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环境创设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5
  • 一、研究的缘起9-10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0-12
  • (一)研究目的10
  • (二)理论意义10-12
  • (三)实践意义12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一)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二)国内研究现状13
  • 四、研究方法13-15
  • (一)文献分析法13-14
  • (二)综合分析法14-15
  • 第二章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论基础及其教育思想15-27
  • 一、皮亚杰的儿童观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奠基15-16
  • 二、福禄贝尔的儿童观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影响16-17
  • (一)遵照自然实施教育16
  • (二)主张人的全面发展16-17
  • (三)活动的方式应以游戏的形式表现17
  • 三、蒙台梭利的生平及其儿童观17-18
  • 四、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发展说18-27
  • (一)精神胚胎期18-19
  •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19-23
  •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吸收力”23-24
  • (四)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24-27
  • 第三章 家庭教育概述27-31
  •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和属性27-28
  •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27
  • (二)家庭教育的属性27-28
  • 二、家庭教育的现实地位28-31
  •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28-29
  • (二)家庭对人社会化的影响29-31
  • 第四章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家庭教育中的实施要点31-48
  • 一、父母的角色和使命31-33
  • (一)父母的角色31-32
  • (二)父母的使命32-33
  • 二、有准备的环境—家庭环境创设33-37
  • (一)环境适应论33-34
  • (二)有准备的环境34
  • (三)在家庭中创设蒙台梭利教育环境34-37
  • 三、儿童工作本能37-40
  • (一)儿童工作的意义37-38
  • (二)儿童工作的特征38
  • (三)工作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38-39
  • (四)儿童工作的自然法则39-40
  • 四、家庭中的感觉教育40-43
  • (一)蒙台梭利感觉教育的目的40-41
  • (二)家庭感觉教育内容和原则41-43
  • 五、家庭和谐教育43-48
  • (一)家庭和谐的教育意义43-44
  • (二)家庭和谐教育的基本要求暨家长与儿童的相处之道44-45
  • (三)和谐家庭的构建是家庭和谐教育的基础45-4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8-50
  • 一、结论48-49
  • 二、展望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董卫花;;我国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现状及误区[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王要有;;我国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存在的问题[J];商品与质量;2011年S1期

3 赵敏;;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运用中的不足[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时松;;蒙台梭利教育法引入我国初期的特点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胡艺瑾;卢清;;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实行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11期

6 赵瑜;;促进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本土化发展的策略——以淄博市幼儿园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7 侯莉敏;;反思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的运用[J];早期教育;2006年04期

8 霍力岩;齐晓恬;;当前我国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主要误区、关键问题与基本思路[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钱文;;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是与非[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霍力岩;胡文娟;;略论蒙台梭利教育法之精要[J];幼儿教育;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丁秀伟;“国际幼教教母”白玛琳博士来华“传经”[N];中国妇女报;2012年

2 实习记者 何天骄 记者 丁远;新爱婴:做早教行业里的星巴克[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韩建军;上课聊天互动更利儿童学习?[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记者 丛民 通讯员 杜成林;“早教行业没有证书很正常”?[N];工人日报;2013年

5 于燕;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法”促进幼儿发展[N];六盘水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玉琢;科尔沁草原上的金色摇篮[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洁女;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传播及本土化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董伟丽;蒙台梭利教育法园本化的个案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凡;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泰国儿童初级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D];云南大学;2016年

4 杨静;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曹冬;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茅潇潇;蒙氏幼儿早期教育本土化实践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4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444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b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