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对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借鉴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对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借鉴
【摘要】:在人力资本理论框架下,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投资能力和对投资回报的预期。从员工和企业这两个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出发,分析导致农民工在职培训投资不足的市场失灵因素。然后通过分析德国双元制培训体系的运行特点、组织特性等,找出德国双元制培训体系有效克服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关键所在。针对我国农民工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医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在职培训 市场失灵 双元制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JY00)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9YJA790162)
【分类号】:F323.6;C975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及相关文献综述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了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进程中,健全我国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体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对推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淑芳;实践“双元制”教学 造就实用人才[J];职业技术;2004年01期
2 张小雷;;德国“双元制”培训体系的监督机制及其启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3期
3 高鸿翔;;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对高职机电类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J];科技创业家;2013年10期
4 老愚;晓辉;;把握本质 洋为中用──辽宁省“双元制”实验工作访谈[J];职业技术教育;1995年09期
5 王言吉;对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几点认识[J];职教论坛;1996年04期
6 王倩;德国新联邦州“双元制”培训后失业率逐年上升[J];职教论坛;1997年03期
7 王树杰;双元制:招生即招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8 雷正光,郭扬;我国借鉴“双元制”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职教通讯;1997年02期
9 ;双元制办学的实践和思考[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7年06期
10 王兴昌;双元制教学的成功尝试[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伯平;项顺如;;“双元制”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毛传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德国“双元制”模式[A];'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陈光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课题组;;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5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课题组;;构建普教、职教和谐发展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6 于素云;;基于“双元制”教育技术职业技能培养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国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吴];王家晶;;引入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新路[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9 周波;;“双元制”模式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10 周波;;“双元制”模式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 通讯员 廖文婷;“双元制”模式培养研究生[N];苏州日报;2010年
2 冯峰 武梦亚;太仓“双元制”与地方经济良性循环[N];江苏经济报;2007年
3 记者 朱振岳;浙江“双元制”助工人成技术骨干[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记者沐滟;“双元制”订单孵化高技能人才[N];无锡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丁洋;导入职教“双元制”培养稀缺专才[N];消费日报;2012年
6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志远;“双元制”职教成就“德国制造”[N];经济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潘光;引企入校完善职教“双元制”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赵建中;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探索[N];光明日报;2009年
9 宋玉婷 杨社生;五台山五峰宾馆与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双元制”办学[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本报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双元制”教学创出“太仓样本”[N];苏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玲;我国借鉴“双元制”模式的实践与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张书芳;德国“双元制”模式与中国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3 张芳芳;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勇智;中职学校“双元制”教育理念及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红琼;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育真;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旅游职业学校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丛培军;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程柳;德国双元制大学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益青;高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现代职业人培养路径探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10 周斯亮;“双元制”培训模式在SEME学校应用的方案设计[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07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70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