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再思考
本文关键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再思考
【摘要】:政治认同一般遵循着一定的外在与内在形成机理,外在机理主要通过"导"与"矫"的两种措施实现,内在机理则通过意识输入、情感运行、信仰升华、实践养成等多个阶段来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体,他们的政治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复杂的社会环境、少数落后的民族文化、高校传统的教育手段及低效的政治实践机制等诸多因素影响着政治认同形成机理的作用发挥。因此,应从优化外在环境、强化优秀民族文化育人功能、创新高校教育手段与增强实践养成机制效能等方面寻求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回归策略。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政治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2015年广西哲社规划研究课题“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15FZX003) 2015年度广西本科教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互动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2015JGA182)
【分类号】:G751
【正文快照】: 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态度,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政治认同更多地体现为个体的政治态度和心理状态,及群体的意识形态,虽难以直观观察了解,但却时刻指导着人的实践行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也进行了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琳琳;你在北京还好吗?——纵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京就业现象[J];中国民族;2004年02期
2 刘艳;;以新农村建设为机遇 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李雪静;;略论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李德海;;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及解决的办法[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努力曼·依米提;米海丽·依米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现状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林伟民;潘运;全小山;杨桂芳;;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生育价值观现状调查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马祥;刘英;杨凤微;;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信心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8 吴常柏;巴哈尔古丽·哈力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李敏;姜国峰;;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表现规律及构建浅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10 姜国峰;成团英;杨庆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运行机制的社会化视野解读[J];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普丽春;;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余海波;;大学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校园文化[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黄羽新;;立足学生实际,加强教学管理和改革——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之二[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李军平;;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普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龙群;潘欣颂;;伊斯兰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建设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以新疆高校为例[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6 阿勒泰·赛肯;;试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延组;延边每年为少数民族优秀生付学费[N];组织人事报;2009年
2 记者 肖静芳;大陆少数民族大学生赴台进行文化交流[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我省启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计划[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林晓洁;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在希望的大路上[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5 粤民;广东出台措施资助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N];中国民族报;2013年
6 记者 苏丽霞 通讯员 伍芳;春风送暖[N];金融时报;2011年
7 记者 师艳芳;地区15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赴豫培养[N];哈密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杨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金学官;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文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史莎莎;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赵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及其导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刘秀艳;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4年
5 韩晓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光明;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经济贫困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王利捷;新时期我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芳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9 韦冬梅;少数民族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10 秦岭;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97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79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