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教育课堂到社区教育课堂:教师教学能力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20:00
本文关键词:从基础教育课堂到社区教育课堂:教师教学能力转换研究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区教育作为落实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乐奉献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实践需要,由中小学转岗而来的社区教育教师成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他们承担着组织、宣传、教学等多项工作。据了解,教学是社区教育教师工作的主要部分,为适应社区教学,他们需根据成人的重要特点进行施教,因此,先前针对中小学生使用的教学能力亟需转换与更新。 本文进行的“基础教育课堂到社区教育课堂:教师教学能力的转换研究”,结合访谈法、观察法,对10位转岗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本文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以及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三个方面切入,对社区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转换现状做了深入描述与相关分析,并得出了研究结论,例如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由根据大纲设计教学转换为围绕学员的学习需求和时代发展设计教学;在教学实施方面,由教师传授为主转换为师生互动;在教学评价方面,由教师评价为主转换为师生共同评价。在提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进而对社区教育教师转换的影响因素以及在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讨论,最后从政府和教师层面,提出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转换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社区教育教师 教学能力 转换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3
- 第一节 研究缘起11-12
- 一、童年梦想的触动11
- 二、智慧导师的指点11
- 三、实习经历的思考11-12
- 第二节 研究背景12-13
- 一、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的必然诉求12-13
- 二、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13
- 第三节 研究意义13-15
- 一、理论意义14-15
- 二、实践意义15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15-23
- 一、调研对象的确定16-17
- 二、研究问题的聚焦17-18
- 三、研究目标的确定18
- 四、研究方法的选择18-19
- 五、关键问题的预设19-20
- 六、访谈过程的呈现20-23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23-38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23-29
- 一、社区教育教师23-24
- 二、教学能力与相关概念24-27
- 三、转换与能力转换27-29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29-33
- 一、关于社区教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29-30
- 二、关于社区教育教师能力建设的研究30-33
- 第三节 教学能力转换必要性的说明33-38
- 一、社区教育与基础教育学习对象特点的比较33-35
- 二、社区教育与基础教育教学能力要求的比较35-38
- 第三章 教学设计能力转换访谈结果的呈现与分析38-53
- 第一节 学情分析:“肯定有差别的”38-42
- 一、“教学对象—学员”的说明38
-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38-41
-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41-42
- 第二节 目标把握:“学员能不能接受”42-45
- 一、“教学目标”的说明42-43
-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43
-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43-45
- 第三节 教材组织:“教材比较奇缺”45-49
- 一、“教学材料”的说明45
-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45-47
-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47-49
- 第四节 内容选择:“要与时俱进”49-53
-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49
-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49-51
-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51-53
- 第四章 教学实施能力转换访谈结果的呈现与分析53-72
- 第一节 因材施教:“突出年龄特点”53-57
- 一、“因材施教”的说明53-54
-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54-55
-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55-57
- 第二节 言语表达:“语言更具亲和力”57-61
- 一、“言语表达”的说明57
-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57-59
-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59-61
- 第三节 教学方法:“讨论、聊天更适合”61-69
- 一、“教学方法”的说明61-62
-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62-65
-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65-69
- 第四节 教学应变:“比原来学校里难”69-72
- 一、“教学应变”的说明69
-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69-70
-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70-72
- 第五章 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转换访谈结果的呈现与分析72-79
- 第一节 教学评价:“学员开心”72-75
- 一、“教学评价”的说明72
-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72-74
-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74-75
- 第二节 教学反思:“产生共鸣”75-79
- 一、“教学反思”的说明75-76
-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76-77
-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77-79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相关讨论79-93
- 第一节 研究基本结论79-83
- 一、教学设计能力的转换79-80
- 二、教学实施能力的转换80-82
-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的转换82-83
- 第二节 社区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成功转换的原因分析83-86
- 一、教师职业认同度83-84
- 二、教师的性格特点84
- 三、教师的适应能力84-85
- 四、教师的迁移能力85-86
- 五、教师的学习能力86
- 第三节 社区教育教师教学能力转换的影响因素86-88
- 一、社区教育工作繁杂86-87
- 二、领导重视度不足87-88
- 三、学习机会缺乏88
- 第四节 促进社区教育教师教学能力转换的建议88-93
- 一、对社区教育教师而言88-90
- 二、对领导决策部门而言90-93
- 第七章 回顾与反思93-97
- 第一节 研究过程的回顾93-94
- 一、研究目标的呼应93
- 二、研究问题的聚焦93-94
- 第二节 研究过程的不足94-95
- 一、访谈对象的选择94-95
- 二、研究方法的驾驭95
- 第三节 研究的未来方向95-97
-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由个别到广泛95
- 二、研究视角的关注:由转换到提升95-96
- 三、研究内容的深入:由整体到专门96-97
- 附录97-98
- 参考文献98-103
- 后记1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初;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阮李全;冯子轩;;论我国社区教育体系的建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王振杰;;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张万祥;;班主任要砥砺自己的心灵[J];班主任之友;2008年03期
6 张爱群;教学能力及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建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张红艳;;成人教学沟通艺术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8 柳连忠;胡玲玲;;美国社区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培养的措施及借鉴意义[J];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9 张连民;卫U,
本文编号:931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93159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