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本位理论——参考文献索引
本文关键词:也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本位之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施春宏,.对外汉语教学本位观的理论蕴涵及其现实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2,(3).
[2]丰国欣,.再论汉语词:字组、韵律、约定——基于汉英对比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
[3]王璐,.从“文本中心”到“本文探求”——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4]郭红霞,.二语词汇习得中跨语言迁移的语言类型分析[J].外语学刊,2011,(2).
[5]陈莹,丛杭青,.证据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认识论重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6]陆俭明,.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观点[J].语言科学,2011,(3).
[7]王若江,.由法国“字本位”汉语教材引发的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2000,(3).
[8]任瑚琏,.字、词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及教学策略[J].世界汉语教学,2002,(4).
[9]张朋朋,.词本位教学法和字本位教学法的比较[J].世界汉语教学,1992,(3).
[10]曾加劲,.论“字本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10,(2).
[11]崔泰吉,.对外汉语教学要以字为本位[J].现代教育科学,2009,(S1).
[12]余国江,.传统识字教学的优点及其对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7,(9).
[13]彭小川,马煜逵,.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应有的意识与策略[J].语言文字应用,2010,(1).
[14]时秀娟,.徐通锵的“字”本位观和语义句法论[J].齐鲁学刊,2007,(2).
[15]徐通锵教授逝世[J].语文研究,2007,(1).
[16]潘文国,.“字本位”理论的哲学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3).
[17]张和生,.也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本位之争[J].语言文字应用,2007,(S1).
[18]王洪君,.语言的层面与“字本位”的不同层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3).
[19]韩起,霍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评《“汉字生命符号”与汉字研究中的思维误区》
[J].理论导刊,2008,(4).
本文关键词:也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本位之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0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3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