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漫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发布时间:2019-01-16 02:37
【摘要】:正 外国人学汉字,普遍感到有四难:难认,难读,难记,难写。汉字是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有根本的不同,如果把汉字当成毫无意义的符号,一个个地死记硬背,势必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假若在教学中,注意汉字教材的编订,参考一些小学识字教育的优点,那么通过对汉字字形的分析,指明字形与字义、字音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构成一个字的每个部件都有它特定的意义,那么学生就能易学易记,而且越学越有兴趣。下面主要从以上说到的几个方面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Abstract]:Foreigners generally find it difficult to learn Chinese characters: difficult to recognize, difficult to read, difficult to memorize, and difficult to write. Chinese characters are ideographic characters, which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phonetic characters. If we treat Chinese characters as meaningless symbols and memorize them one by one, i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If,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Chinese characters, and if we refer to the advantages of some primary school literacy education,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 we can point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 and the meaning and pronunciation of the characters. By letting students understand that each part of a word has its own meaning, students can learn easily and become mo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The following talks about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from the above mentioned aspects.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家祯;;基础语言课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的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3期

2 王建平;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12期

3 吕必松;关于语言教学的若干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04期

4 佟乐泉;儿童识字方法的理论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佳;;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张楠楠;;“情感过滤假说”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应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马玉红;;对外汉语中级听力教学中影响听懂因素的解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严钦;;消除焦虑心理 提高高职学生听力水平[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王光和;汉字繁简之分与对外汉字教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6 孙润英;;二语习得理论与外语学习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6期

7 马祥英;;越南学生汉语词语学习负迁移现象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廖东红;刘露营;;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英语教学[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莫莉;;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口语教学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8期

10 杨文革;王新华;;新疆高校预科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乌凤兰;王磊;;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交际化的尝试[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2 郑艳群;;多媒体技术与汉语口语教学[A];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2002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彭军;;增加学生汉语词汇量的对策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戴晓雪;;超音段成分的表意功能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5 曲文吉;;面向多元文化的汉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6 徐家祯;;谈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和课本编撰上语法教学的若干问题[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7 希夏姆;;从系统性教学法的角度探讨汉字教学的新倾向[A];识字教育科学化论文集粹——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文献之一[C];2006年

8 张英;;日本中国语教材及教学趋向研究[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9 黄远;;浅析对外汉语教师对教学语境的设置[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赵明;;论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问题[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立华;俄罗斯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玲;对外汉语写作课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D];中山大学;2010年

4 潘龙刚;语感、语言意识与语文教学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朱光胜;论对外汉教学中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6 何涛;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7 李旖旎;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课件制作系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8 白春;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输入方式的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晔;《新编大学英语》文化层次的设置与文化学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茂华;文化因素在Junior English for China中的设置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朋朋;;词本位教学法和字本位教学法的比较[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3期

2 俞约法;;语言教学若干问题管见[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3期

3 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01期

4 毕继万,,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研究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家祯;;从海外使用者的角度评论大陆编写的初级汉语课本[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智芳;;浅论对外汉字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9期

2 李艳玲;;明确对外汉字教学的“四化”要求[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9期

3 孙德华;;国内小学识字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07年12期

4 何小雪;;关于对外汉字教学名称讨论[J];文教资料;2008年08期

5 赵明德;;汉字易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新路子[J];汉字文化;2009年02期

6 吴庐春;;原型理论对汉字教学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7 于茜;;论汉字的特点与对外汉字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8 王艳娣;;关于对外汉字教学中的留学生“识词不识字”现象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0年13期

9 吕振华;;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意识[J];经营管理者;2009年21期

10 朱轶;;新世纪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情况综述[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洪桂治;;浅谈汉字教材与对外汉字教学[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张普;现代远程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萍;对外汉语教学图书出版纵览[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6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7 张若莹;更新与提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凌德祥;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9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时璇;构形与认知[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5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张英俊;对越汉字教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冉建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D];兰州大学;2012年

2 王璐璐;对外汉语教学情景剧《快乐汉语》文化元素及传播体验的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郭新亚;浅谈趣味性原则在对外少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2年

4 曹少丽;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D];郑州大学;2012年

5 赵晓琼;颜色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媒介[D];兰州大学;2012年

6 许珊;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同义词辨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汪美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张f^文;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材中文化项目评估初探[D];南京大学;2012年

9 张云;中国强交际语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温桂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感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09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409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d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