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对外汉语修辞研讨会在华南师大召开
[Abstract]:......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二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J];中国翻译;2011年03期
2 ;2010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暨大型国际活动语言服务研讨会在京召开[J];民族翻译;2010年03期
3 ;第五届国际形式语言学研讨会论文征集[J];语言科学;2011年02期
4 戴宗杰;;第八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在云南玉溪召开[J];中国语文;2011年04期
5 戴宗杰;;第八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在玉溪召开[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3期
6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工作研讨会[J];民族翻译;2010年04期
7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召开外国人名地名蒙古文转写规范化专家研讨会[J];民族翻译;2011年01期
8 本刊记者;;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语言科学;2011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关于“公示语翻译研讨会”的深入访问[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5年09期
10 谭业升;;“概念结构、语篇与语言研讨会暨涉身与情景化的语言加工论坛”在加州大学召开[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雪冰;余辞新;;关于第四届汉语修辞和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李维琦;;读王希杰《汉语修辞论》感言[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You-Min Lin;Lily-Iwen Su;;Epistemicity, Politeness, and Hypotheticality: A Corpus-Based Study of the Conditional Use of Guoran[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姚玉权;;浅析水家人学汉语容易出现的偏差及纠正方法[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A Frame-based Approach to Polysemous Near-synonymy: the case with Mandarin Verbs of Expression[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孙建友;;《实用汉语修辞·修辞方式》存在的问题——兼与姚殿芳、潘兆明二位先生商榷[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7 朱德培;;试谈科技文章的汉语修辞[A];学报编辑论丛(第一集)[C];1990年
8 Aili Hsin;Karen Chen;;On chui and shai in Mandarin Chinese[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希杰;;第三届汉语修辞和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10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日程安排[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晖邋实习生 王春丽;“2008手语翻译研讨会”在郑州召开[N];河南日报;2008年
2 赵凤华;第八届国际汉字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N];科技日报;2007年
3 小庄;外研社以研讨会促大学语文教材建设[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记者 李新雄 实习生 黄一婧;泛珠三角翻译研讨会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05年
5 米娜娃·阿不都热依木;纪念《突厥语大词典》作者诞辰千周年研讨会在喀什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郝明雷;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代表来曲阜祭孔[N];济宁日报;2007年
7 宋永莉;音乐翻译尚需加力[N];音乐周报;2007年
8 记者 闫跃勇邋新华社记者 刘翔霄;海峡两岸《康熙字典》研讨会在山西举行[N];人民代表报;2007年
9 记者 加尔肯 尼哈提;提高党报翻译质量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N];伊犁日报(汉);2008年
10 刘宇邋刘翔霄;海峡两岸《康熙字典》研讨会在皇城相府举行[N];山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雒自清;语义块类型、构成及变换的分析与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声学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闵丝丝;文化差异对汉语修辞效果的影响[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书俊;夸张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谢燮;女书中的疑似甲金文借字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罗海华;企业翻译理论与实践探讨[D];暨南大学;2002年
5 张素格;引用修辞理论初探[D];河北大学;2003年
6 刘永峰;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汉语表达的影响[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佳琪;现代汉语演讲的修辞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娄炜利;修辞运行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于红艳;汉语言文字应用中的辞趣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10 李清园;比拟辞格的认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72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47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