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提醒类羡余否定的多角度考察

发布时间:2020-05-31 09:21
【摘要】:提醒类羡余否定是以意义为基准对羡余否定进行分类下的一种。关于此类羡余否定,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典型形式“小心+别”的各个角度上,却忽略了其他的表达形式,没有从类的角度来做整体考察。因此本文选取提醒类羡余否定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其所属三种形式各自进行句法结构、语义、语用的描写以及使用情况的考察,并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来提出一些普适性教学建议。本文内容主要有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这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即对表提醒义的一类羡余否定形式做多角度的考察,以期对羡余否定现象做一个类的充实并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其次是对前人研究的综述,分为羡余否定的综述以及提醒类羡余否定的综述。最后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羡余与羡余否定。首先简单介绍羡余现象。其次是介绍羡余否定的基本形式。最后是本文研究的基础——羡余否定的分类:这里将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羡余否定做出以意义为基准的分类。第三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即对提醒类羡余否定各形式的考察。本文选取了提醒类羡余否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语料总结出了提醒类羡余否定存在有三种格式。对于第一种形式“小心/注意/当心+别/不要”类,,分析其结构特征、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第二种形式“避免/防止类+不(再)/别”同样多方位考察该格式的结构特征、语义内容和语用特点以及其规范性;第三类“看+不/别”分别探讨两种类型各自的句法结构特征以及语义和语用特点。第四章为提醒类羡余否定的教学建议。在前文提醒类羡余否定本体的探究基础上,本章利用调查问卷考察留学生的使用情况总结偏误,并提出了一些普适的可行性教学建议。并结合建议选取典型形式“小心+(别)”设计了一个课时的教学展示,以期有更直观的阐明。第五章也就是结论部分。做出总结,并指出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蕾;吴哲;;俄语语言羡余现象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2 叶秋生;;漫谈羡余与赘余[J];语文教学之友;2006年08期

3 李侠;;基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羡余否定惯用结构的研究[J];文教资料;2009年31期

4 李杰;;不同媒介消息语言的羡余度考察[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5 钟书能;刘爽;;汉语羡余否定构式中的“没”真的是个羡余标记吗?[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6 江火红;;羡余之我见[J];学苑教育;2019年01期

7 刘澄;;信息论视角下汉英翻译中的羡余与赘余[J];海外英语;2010年08期

8 杨洪建;;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的类别与成因[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龙又珍;;语言羡余信息的性质、特点、分类及应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10 陈琳;;汉语羡余信息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聪明;;从“羡余”看北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A];宋史研究论丛 第3辑[C];1999年

2 张弛;;特殊羡余否定结构“好不A”中形容词特性研究[A];2018年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一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志英;现代汉语特殊否定现象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娟;汉越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苗;现代汉语羡余信息的维译研究[D];喀什大学;2019年

2 黄梦媛;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汉法羡余否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3 张杨;提醒类羡余否定的多角度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4 陈青;羡余化三重否定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唐蓉;留学生汉语羡余否定结构的习得及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吴双;中亚留学生羡余否定结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新疆大学;2018年

7 宋慧芳;责备类羡余否定的多角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超;“羡余”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王进文;现代汉语羡余否定及其格式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曹婧一;羡余否定的语用认知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89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689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9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