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视角下时间介词“在”的框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14:03
   在表示时间范畴的介词中,“在”是外国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并且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中级以及高级阶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涉及。因此,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以服务对外汉语教学为中心,把时间介词“在”的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偏误分析,然后结合偏误类型找到出现偏误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便于学习者对时间介词“在”的框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这样的研究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基于以上的写作思路,本文主要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绪论是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及本文的语料来源。第二章是关于现代汉语中时间介词“在”的框架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第三章则是以本人在泰国从教期间所收集到的语料为基础,对泰国学生使用时间介词“在”的框架结构时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偏误类型。第四章是结合泰语语法规律找出偏误的成因。第五章则是基于前几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指导对外汉语教学。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该部分对本文得出的结论加以总结,并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学位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95.3
【部分图文】:

教师,泰国,学生,图片


教师:那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学生:生日 Party 在 19 点举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并在黑板上板书:Shēngrì Party zài wǎnshàng qīdiǎn jǔxíng。生 日 Party 在 晚上 7 点 举行。教师引导学生再次重复:生日 Party 在晚上 7 点举行。教师对学生的重复再次进行反馈。接着,教师拿出一张关于泰国升旗仪式的图片。教师(指着升旗仪式的图片):升旗仪式。

泰国,学生,教师,板书


图 5-2 泰国拜师节学生:拜师节。这时,教师给出提示时间“明天上午 9 点”,并指着教师之前板书的两个句子导学生说:拜师节活动在明天上午 9 点举行。教师给出相应的反馈,并板书:Bàishījié huódòng zài míngtiān shàngwǔ jiǔdiǎn jǔxíng。拜师节 活动 在 明天 上午 9 点 举行。教师手势引导学生看板书,观察三句话的相似之处,并圈出“在”字。启发学考介词“在”在表时间范畴中的用法。这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数轴,让学生直观的“在+时间 t1”的用法。接下来,教师再次带领学生复述板书上的三句话,在复述当说到“在晚上 7 点”、“在每天早上 8 点”和“在明天上午 9 点”的时候,加重读并用手势引导学生看数轴上的那个点,进行概念上的照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敬敏;;关于框式结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语文研究;2015年02期

2 金常心;;介词框架“在……之上”概念整合机制及语法化考察[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年02期

3 任红梅;;现代汉语表示时间的介词分析[J];语文学刊;2014年01期

4 侯民吉;;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叶皖林;;“(在/当)+P+时/时候,Q”句式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4期

7 陈昌来;现代汉语介词的内部差异及其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赵葵欣;;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介词的调查[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9 周小兵;介词的语法性质和介词研究的系统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金昌吉;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申敬善;现代汉语“在”字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金宇同;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框式介词“在X上”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2 白慧洁;时间介词及其框架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广州大学;2012年

3 黄月清(Uraiwan Sae-Wong);汉语时间介词“在”、“从”与泰语相应时间词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孙剑;介词框架“在X前”的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0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850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3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